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犯罪者需要承担网络入侵罪。
据报道,全国各地出现多起网络安全事件。比如日前广州天河警方通报称:近期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网络非法入侵学校、高校、教育机构内部网络通信系统和教育资源平台,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及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目前警方已对相关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在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积极推动自身信息安全建设及管理力度的提升,“信息安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概念。
入侵行为与损害后果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泄露或者遭受破坏后,受害方请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毁损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两部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法律规定不会产生歧义。只要行为人以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侵入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信息系统,就构成了入侵罪。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货币政策、金融管理、卫生健康等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前款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黑客行为构成违法犯罪吗
要看具体的情形,无法一概而论。“黑客”行为本身,不一定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培训“黑客”的行为不是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如果先提供工具(恶意程序),后教授使用工具,并通过该工具的推广和使用赚取费用的行为,应构成提供非法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一、“黑客”
原本仅指热衷研究、撰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人才,“黑客”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与完善。
二、“黑客工具”
一般是指黑客故意安装到计算机中,用来盗窃信息、引起系统故障和完全控制电脑的各种恶意程序、工具的总称。
三、“制作销售黑客工具”与“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两者的不同点
主要体现在前者落脚点在于制作销售的“黑客工具”是为了“侵入”计算机系统或“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显著特征是其故意制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黑客是计算机系统的非法入侵者黑客通常有哪些行为?
1:(不随意攻击个人用户及站点),作为一个黑客,在找到系统漏洞并侵入时,常常都会很小心地避免造成琐事,并且好心地提醒系统管理员,但是在这进程中会出现许多要素都是未知地,没有人能肯定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因而一个好地黑客是不会随意攻击个人用户及站点地。
2:(多编写一些有用地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免费地,但又和通常地共享软件有所不同,因为这些软件地源代码同时也是公开地。
3:(帮助别地黑客测试与调试软件),没有人能写出完全没有一点错误或是不需要改良地完美软件,因而对软件地测试与调试是十分重要地,测试与调试软件以致会比编写软件更消耗精力,但在黑客地世界中,这大概并算不啦什么地,因为在您编写出一个软件后,会出现许多其她地黑客热心地帮助您测试与调试。
4:(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地事情),黑客们都以探索漏洞与编写程序为乐,但在黑客地圈子里,除啦探索漏洞与编写程序外,还有许多其她地杂事,如维护和管理相关地黑客论坛、新闻组以及邮件列表,保持大地软件供给站点,推动RFC和其她技术规范等等,这些事情都需要人来做,但或许并不都是那么令人感到有趣。所以,那些破费大量精力,义务地为网友们整理FAQ、写教程地黑客,以及各黑客站点地站长,在网络上都是令人尊敬地。
5:(洁身自好,不与“骇客”混在一同),真正地黑客通常耻于与“骇客”为伍,黑客不会随意破解商业软件并将其普遍流传,也不会恶意侵入她人地网站并造成损失,黑客地所作所为应当更象是对于网络安全地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