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少年的你剧情详细介绍
《少年的你》是根据玖月曦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尹昉、黄觉、吴越、周也、张耀、张艺凡、赵润南、郜玄铭主演。
该片讲述的是优等生陈念和体育生北野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为了帮助一个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两人意外地搅在一起,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渐渐拉近了距离。北野帮助胆怯内向的陈念树立了自信心,治愈了说话结巴的毛病,陈念也帮助北野走出了父亲去世的痛苦,找到了人生目标。在高三这段特殊的青春岁月,两人互相陪伴,互相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相约一起去读北京的大学。但是,一次意外事故,陈念误以为自己伤害了同班同学魏莱,为了让陈念能继续追寻她的北京之梦,北野试图代替陈念承担责任。经过调查真相大白,生活重归平静的两人继续追求他们的理想,终于完成对彼此的约定,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重新相聚。
《少年的你》定档10月25日 小说结局剧情剧透
日盼夜盼的《少年的你》终于重新定档了!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正式重新定档10月25日,你们期待吗?经过了撤档风波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电影有没有被删减,据悉,基本没删减,粗剪版138分钟,删减版135分钟。
陈念性格内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一个叫"小北"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
大多数人的18岁都是明媚、快乐的,而他们却在18岁这个夏天提前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漠然。一场秘而不宣的"战斗"正在上演,他们将一起守护少年的尊严 。该片制作班底是《七月与安生》的原班制作团队,包括导演曾国祥、监制许月珍、编剧林咏琛、李媛、许伊萌,摄影指导余静萍、造型指导吴里璐、声音指导黄铮等。2018年7月23日,该片曝光一组海报,一改青春片常用的明亮色调,深色背景下放置主角的特写照片。男女主角脸上和身上的伤口,以及愤怒的眼神透露出他们遭遇的青春并不美好;而周冬雨湿漉凌乱的短发,易烊千玺罕见的寸头造型带来的“反差”,也预示着这是一部“不太一样”的青春片。
少年的你小说结局是什么
《少年的你》改编自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结局中小北被判了七年,陈念去了香港读法律,小北出狱之后两人在一起了。
陈念和小北之间的爱是藏不住的,所以不管他们彼此经历了什么,遭受了什么,一定会在一起,因为小北承诺过,要给陈念一个好的结局,他做到了。
《少年的你》是一个很有青春气息的名字,多数人下意识的以为这会是一段美好的校园爱情故事,没想到涉及到校园暴力的话题之后,整本书都很压抑,因为话题过于沉重,所以故事也显得沉重又复杂。
陈念和小北,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人,陈念是好学生,而小北是坏学生,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人,来自于他们对彼此的需要,陈念需要小北保护自己,而小北喜欢这个看起来很小的女生。
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校园故事,陈念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而小北的责任是保护陈念,比起警察、老师和家长,陈念更相信小北是那个能保护自己的人。
在小说中关于校园暴力这个问题,老师选择漠视,家长选择无视,犯了错的学生却因为未成年只会被口头教育,他们什么惩罚都没得到,最后只会对陈念变本加厉的报复。
少年的你主要剧情
少年的你讲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守护彼此成为想成为的成年人的故事。
该片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在剧中周冬雨饰演陈念,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学习成绩优异,她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而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由易烊千玺饰演的少年小北闯入了她的世界。
大多数人的18岁都是明媚、快乐的,而他们却在18岁这个夏天提前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漠然,不过他们未曾妥协或者退步,而是一起努力守护少年的尊严。
这是一部专注校园暴力,展现社会阴暗面的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高考前夕的两位少年的故事,该片是青春片和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聚焦社会最热两大话题:高考与家庭教育,以成人的角度来反思能为那群正值青春岁月的少年去做的事。
《少年的你》剧情完整解析
《少年的你》是以校园霸凌这个现实问题为题材,里面的剧情虽然不烧脑,但还是有些让人容易忽视的细节,下面就带来《少年的你》剧情以及结局解析。
少年的你结局是什么意思?少年的你剧情分析?
结局陈念当上了老师,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这呼应了电影开头的一幕,最后的彩蛋中,陈念和学生走在路上,而出狱后的小北也跟在陈念的后面保护着她。
小北为了陈念的未来,心甘情愿的伪造自己的犯罪动机和过程,伪装成城市里作案的强奸犯,强奸未遂失手杀人,为陈念顶罪。
陈念则去参加高考,并与小北一起在审讯时把这出顶罪的戏码心照不宣的演完。
而早已把一切看透的警官郑易用自己的方式,最终让陈念选择认罪。
陈念是过失杀人,小北算藏尸包庇,两人都未成年而被轻判。
若干年后,陈念成了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小北依然在背后默默的保护她。
然而,影片中有一些细节,让人对这个结局多少有些猜疑。
首先,魏莱被陈念推下楼梯那幕戏,事发之前魏莱突然的求饶显得十分突兀,剪辑的加入也有点生硬。
魏莱跌下楼梯而亡之后,是小北借来兄弟父亲的出租车负责藏尸埋尸,这既需要快速行动又需要缜密规划。这个过程电影交待的并不多。
而且电影中经常表现街角路边的摄像头,那案发现场难道就没有摄像头了吗?
另外,陈念被魏莱及同伙欺负,剪头发并拍下裸照。之后她一个人在小北家默默哭泣。
小北见状立刻想要冲出去找魏莱她们报复,却被陈念抱住拦下,并大喊了一句:
“你去就给我杀了她们!”
小北反而留在家中,接着他给陈念理了发,也剃去了自己的长发,留着跟陈念一样的寸头。
陈念拿起手机,给自己和小北留了张影。
这一理发情景,似乎有着某种改头换面的暗示。
再者,陈念和小北都被警察带去审讯,并分别进行套话诱供,可两人竟出奇的默契。
联想到之前小北伪装掳去陈念并要强奸的那幕戏,陈念似乎并不知情小北会这么干,也没有充分配合大喊救命,最后在小北的强势下才把戏演完而被警察抓走。
后面被警察认定为嫌疑人之后,审讯时陈念却异常淡定,坚持不认罪,与小北默契十足。
以上种种,不由得让人猜想故事结局是否有着另一种可能?
陈念被魏莱剃头拍裸照之后,内心已经崩溃,并逐渐黑化。
她誓要报复,彻底了结一切。于是她与小北共同策划了谋杀,小北行凶作案并埋尸。
小北愿意为了陈念牺牲自己,在他的坚持下,两人约定一旦事情败露后的口供,就是咬死二人不认识。
一场大雨让尸体早早被发现,陈念也因被魏莱欺凌过有犯罪动机而被警察盯上。
这时,小北为了更好的把陈念撇清,自己想出了伪装强奸犯的办法。
最后,小北入狱,陈念如愿上了大学。
以上,只是个人根据电影的情节猜测的一种可能结局。
这部电影可以明显地看到,曾国祥在这部作品中对前作《七月与安生》的继承与改变——仍旧是大段的手持、人物大特写,仍旧是在层次复杂的大胆反转中揭示人物最深的情感。但不一样的是,《少年的你》将一切都处理得更为极致,无论是前半部中的校园问题,亦或是后半部中与成人世界对抗的纠葛,都共同构成了一幅生猛的社会面貌。《七月与安生》中的“走出去”,与《少年的你》中的“走出去”,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之前在看预告的时候就已有心理铺垫,会有大量怼脸的人物大特写镜头。但没有想到,这种拍法在成片中几乎被贯穿到底,70%+都是如此。无论是题材,还是拍摄手法,这都是一次疯狂的赌博。在摄影机前与银幕凝视的两位演员,他们的表现不仅是电影成败的关键,甚至可以如此形容——他们表现出几分,电影直接就是几分。
曾国祥赌赢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演得过于出色,禁得起聚焦,双双供出了极度锋利、痛彻心扉的表演。这两张脸演绎出了复杂的情感层次,极富洞穿力,令人不自觉地就代入到他们黯然的生活中,想起自己人生的细碎过往,宛如一次对青春档案的再度“调档”。
18岁的陈念,是备战高考的高三优等生。还有60天就要高考,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她唯一的念头。同班同学胡小蝶不堪重负坠楼,从而将她裹挟入一个更复杂的境遇之中。曾国祥和他一贯的编剧团队再次书写了一个有着真实生活厚度的成长情感故事,它既是刺痛人心的,也有着较为深刻、丰富的社会性。
很难数清楚,这是周冬雨第几次表演少女。不过,陈念这个陷入绝望与无助中的乖女孩,在我眼中是她表现最好的一次,甚至要胜过《七月与安生》中性格更加外放的安生、《后来的我们》中跨度长达十年的方小晓。
陈念和周冬雨之前的银幕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生是她把自己演到最好,同时也是她之前许多角色的固定方向,鲜活、开朗;方小晓的形象介于安生与陈念之间,那次出演强调的是同一角色在两个时空中的差异感;而陈念不一样,她的阴郁、沉默、外弱内刚,如角落里的“壁花”,更为“边缘化”,也更难诠释。
而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由于悲惨的身世,从小就要学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人物的“外壳”势必要比实际年龄大一点。小北相对陈念而言更为定型,情感外露得更少、更内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物在戏的空间上是受到压制的,相反,易烊千玺的表演在限制之下仍旧显得非常锐利,在演法上和周冬雨有差异。两者的对戏,有些遇强则强、互相抬戏的意味,一如当年的《七月与安生》。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对陈念的背影跟拍,她一步一顿不平衡地走着,微微低头,仿佛时刻在躲避猎捕的“猎物”。这是小北的尾随视角,也是陈念被折磨到对这个世界都已漠然的心理外化。
也正是这种即便有所防备,却依然无力招架的脆弱,让她在胡小蝶死后成为了“THE NEXT”。校园暴力并没有因为如此惨烈的事件发生而终止,而是汇聚成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新的悲剧,被用排球疯狂砸、还击后被推下楼梯,直到发生在校外、渐趋严重的人身羞辱……这些不过只是电影中的冰山一角。没有任何对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只有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伤痕,逼到你必须直视。
像陈念这样的女生,自己其实并不愿去引发关注,但仍然成为了丑闻与伤害的中心。即使她足够善良、足够勇敢,与小北的初遇便已说明了这一点。但人们对她的遭遇,习惯了视若罔闻、大事化小,或不予她尊重,或轻轻拂去一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只要一件不合常规的事发生,人们往往不会质问是谁在出错,只会把矛头指向制造了“麻烦”的受害者,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之类的理由搪塞。而那些真正不懂得分寸的恶人,却逃脱了惩戒。《少年的你》的故事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凛冽地展开,哪怕是炎炎夏日,也始终包裹在萧瑟和冷峻之中,只是偶尔有几丝残存的温暖底色。
陈念并不单纯,她聪明得令人心疼。她不是以往同题材影视作品中,那类“全然单纯”的被动女主,而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在电影的前半部中,她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这样保护,因为之前的隐忍与懦弱,也因母亲的欠债自责。而在电影的后半部中,对这个人物更是有惊人的几次反转,从而逼她要面对人性的最终抉择(在此就不再过多剧透)。
周冬雨素颜的脸,从头至尾被“毁”得这么惨,流下那么多的眼泪,叫人不忍心直视。无论是被折磨后留下各种伤痕,还是被迫只能剪成寸头,都如此写实地出现在银幕上,直觉的观感就是生理上的疼。在那么多场戏里,她的孤独、绝望都随着眼泪满溢出来,是悲伤到了不得不哭泣的地步。
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听到小北身世时的那滴默然的泪痕。这也是《少年的你》里最打动我的,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不言自明,他们共同构筑了对抗世界的同盟。无需语言,就能懂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就能为对方感同身受,即使自己已经蒙受了极大的不幸,仍旧不失去共情的能力。
这是只能属于少年的爱,他们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对方的影子。和当年的《七月与安生》一脉相承,两部电影都是关于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交叠与轮转,只是《少年的你》来得更猛烈、更决绝。
“演得难受”,是周冬雨在许多关于《少年的你》的采访中反复提到的话,“我与陈念完全不像,也找不着人物支点,也没能提前体验生活。前半个月我就觉得我要得抑郁症,真的太难受了。”
周冬雨的难受,也许恰恰是她这次演陈念演得如此铭心刻骨的原因。她的不确定、茫然、纠结,直到最终审讯室里的爆发,每一步都踩得人心碎。通过她,我们投射的是自己,看到的是自己。
想要完成陈念这个角色,不是只靠方法派技巧或简单地体验生活,就可以达到所谓的“正确表演”。恰恰相反,她需要来自于直觉,需要带着对人物的不自知的、下意识的摸索与发问。正因如此,周冬雨在短短几个月的影片时空中,就能演出各种复杂的情感流动,让整个人物始终处在破碎与不确定的转变之中,从未陷入模式与窠臼。而这份表演,毫无疑问构成了影片真挚、动容的原因之一。
《少年的你》是一部需要被我们、被社会关注的电影。我认为去年对《我不是药神》的评价,可以原封不动地搬到此处——它的出现,不仅是一次敢于发声,更是对我们身边每个普通人的理解与关怀。希望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我们社会不同的角落。
《少年的你》豆瓣评分及影评介绍
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已于10月25日上映,该片在上映前就有很大的热度,新鲜搭档也引人期待,那么《少年的你》在豆瓣评分多少呢?
少年的你豆瓣评分多少?少年的你豆瓣影评如何?
《少年的你》在豆瓣评分8.7分,其中有不少粉丝滤镜给的全五星,真实评分如何还有待后续观察,不过网上已经口碑爆棚,不涉及剧透,都在说易烊千玺和周冬雨演得好!尤其易烊千玺给人惊喜,易烊千玺这波稳了啊。
《少年的你》在上映之前预售就成功突破了亿元大关,这是在票房上面的成功。但预售票房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影片的成功,因为上映之后还有口碑这一块,要知道现在的观众们对于影片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在《少年的你》上映之后,观众对于影片的评价也新鲜出炉,原本大家对于这部影片的质量就挺信任的。
制作班底是《七月与安生》的原班人马,女主是由金马影后周冬雨出演,唯一的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就是男主易烊千玺了,毕竟当时出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还没有接受过演技方面专业的学习。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后,这个问题也是荡然无存了,因为根据豆瓣上的影片评价,《少年的你》成功完成了五星刷屏,这个情况应该是出乎很多观众的意料了吧!
原本对于影片就是比较信任的,但谁想影片的质量竟然比想象中的还要高,这就是《少年的你》全体制作人员带给大家的惊喜。在这些评价中,提到最多的自然就是男女两位主演了,周冬雨的演技肯定不用多少,这是早早就被观众认可的。然后就是易烊千玺了,很多路人都表示被易烊千玺的演技给惊到了。
在影片中的表现,无论是眼神还是各种情绪都让人印象深刻,就是搭档的是影后周冬雨,也毫不逊色,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中的演技再次获得大家的认可。为什么说是再次呢?因为易烊千玺在6月份的时候,与雷佳音领衔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已经让很多观众刮目相看了。但是电影与电视剧的表演是不同的,而且这次《少年的你》中小北这个角色是比较压抑的,易烊千玺年纪还比较小,能否完全拿捏住这个角色,也是当初大家质疑的一个原因。
不过现在影片已经上映了,易烊千玺用着不符合他年龄的演技实力,成功给观众们塑造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小北。虽然现在豆瓣的评分还没有出来,但根据现在的评分成绩看,8.0分应该是最少的了。易烊千玺在大荧幕的首秀作品口碑成功目标已经达成,接着就看影片最后的票房成绩了。要是影片的最后也能收获高票房,那么易烊千玺的大荧幕首秀可以说是完美收场了。
首先,非常肯定的说,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值得一看,众多粉丝的光环加持遮掩不了它本身就蕴含着的无限光芒与魅力。
其次,具体地说一说本片的几个方面(尽量不涉及剧透):
1. 主题方面
不再像以往打着现实题材名号实际包裹着理想化、并不存在的校园青春电影,本片真正地关注着校园欺凌这一现象,它是动态的、变化的、手段多样的,它不仅发生在女主身上,也会发生在很多很多无辜的人身上。而校园欺凌往往由于证据不足、未成年犯罪,难以定案。
且本片中提到的一点也很有意义: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也同时是被其他同学欺凌受害者,更同时是父/母家暴的受害者。当人们以拳头表达情绪,这会形成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
2.剧情方面
本片虽聚焦于沉重的校园欺凌话题,但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会有一种阴雨后重见曙光的感觉。在看完电影走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始终是温暖如阳的。这是因为电影的剧情给了人希望,这种希望不是像肖申克那般,一直坚持到最后才终于释放的,而是始终贯穿于影片。
弱势的优等生,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坚强和主张;硬气的混混,却始终有藏在眼底的温柔和正义。小北保护着陈念,其实何尝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心里的正义和善良。
3.角色及演员方面
导演有太多怼着脸拍的镜头,你能通过大屏幕看到演员极具生活气息的脸,你能感受到他们极其细微的表情变化。而这两位主演都没有掉链子,甚至自带很多加分项。不得不说,这两个角色太适合这两个演员了。
陈念弱小无助,但内心强大、信念感极强,在高考复读的重压下,她坚持着自己的使命,她身上蕴藏着一种以温柔美好化解世界冷漠的英雄梦想。小北流里流气、频繁使用暴力是为了保护自己应对社会,但在陈念面前却卸下伪装,展示内心的纯真美好。
周冬雨的演技自是不用夸,而易烊千玺的表演在这里着实让人惊艳。电影里的千玺比之前大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表现还要好的更多更多,情绪到位饱满,单是一个场景不断变化的情感起伏就能给观众带来一阵又一阵的触动体验。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抽搐抖动的嘴唇,深沉有故事的眼神,太多太多,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他会通过此片让大众真正认识到“演员易烊千玺”。
而此片之后的获奖荣耀等等,都已是注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