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韩军方网络遭朝鲜黑客入侵是怎么回事?
- 2、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黑客事件
- 3、为什么韩军方网络遭朝鲜黑客入侵竟浑然不知?
- 4、韩国网站被宫泽雨入侵
- 5、韩国网络实名制怎么了,现在没了吗?为什么呢
- 6、麦当劳在韩国、台湾市场部分数据遭黑客窃取,官方对此有何回应?
韩军方网络遭朝鲜黑客入侵是怎么回事?
5月2日,据外媒报道,关于2016年9月发生的军事机密(应对朝鲜半岛爆发全面战争的‘作战计划5027’等)网络泄露事件,韩国国防部监察团表示,朝鲜黑客将资料偷走,在大约20天后韩军方面发现时,情报一直在外泄”。也就是说,对于朝鲜侵犯“网络停战线”一事,韩军有三周浑然不知。
韩国民间企业向韩军当局提交的杀毒信息已在2015年2月遭到朝鲜黑客窃取,但韩军浑然不知。
该企业在DIDC上安装了杀毒软件,将国防网和外部网(因特网)连接起来,黑客可通过该接点自由连接国防网。
韩军检察厅表示,韩军网络司令部即使探测到了恶意代码也未采取必要措施。此外,韩国国防部还发布了在五年间投资2665亿韩元的投资计划。
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黑客事件
1999年,梅利莎病毒使世界上300多家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该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它是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该病毒的编写者戴维·史密斯在编写此病毒时仅30岁1983年,凯文·米特尼克因被发现使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擅自进入今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6个月。1988年,凯文·米特尼克被执法当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1995年,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弗拉季米尔·列宁”在互联网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换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入侵银行电脑系统来获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并盗走一千万元,之后,他把账户里的钱转移至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爱尔兰等地。1999年,梅利莎病毒使世界上300多家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该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它是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该病毒的编写者戴维·史密斯在编写此病毒时仅30岁。戴维·史密斯被判处5年徒刑。2000年,年仅15岁,绰号黑手党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节期间成功侵入包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他成功阻止服务器向用户提供服务,他于当年被捕。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黑客之间发生的网络大战愈演愈烈。自4月4日以来,美国黑客组织PoizonBox不断袭击中国网站。对此,我国的网络安全人员积极防备美方黑客的攻击。中国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战”。2002年,英国著名黑客加里·麦金农伦被指控侵入美国军方90多个电脑系统,造成约140万美元损失,美方称此案为史上“最大规模入侵军方网络事件”。2009年英法院裁定准许美方引渡麦金农。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服务器。2008年,一个全球性的黑客组织,利用ATM 欺诈程序在一夜之间从世界49个城市的银行中盗走了900万美元。最关键的是,目前FBI 还没破案,甚至据说连一个嫌疑人还没找到。2009年,7月7日,韩国总统府、国会、国情院和国防部等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界、媒体和防火墙企业网站遭到黑客的攻击。9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和国民银行网站无法被访问。韩国国会、国防部、外交通商部等机构的网站一度无法打开。这是韩国遭遇的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黑客攻击。
为什么韩军方网络遭朝鲜黑客入侵竟浑然不知?
关于2016年9月发生的军事机密(应对朝鲜半岛爆发全面战争的‘作战计划5027’等)网络泄露事件,据韩国《中央日报》5月3日报道称,韩国国防部监察团表示,“朝鲜黑客突破韩军电算网枢纽——国防综合数据中心(国防网,DIDC)后,将资料偷走,在大约20天后韩军方面发现时,情报一直在外泄”。也就是说,对于朝鲜侵犯“网络停战线”一事,韩军有三周浑然不知。
韩军检察厅表示,在攻击国防网使用的IP中,有一部分被识别出是之前黑客曾使用的IP,而且恶意代码也与朝鲜黑客使用的相似。
报道称,黑客集团突破国防网盲点是在去年9月初。据韩军检察厅称,虽然这也是因为一部分韩军相关人士未遵守保安规定,在撰写秘密文件时应断网并且撰写的秘密文件禁止保存在私人电脑中,但从预防阶段开始就有很多漏洞。
韩军检察厅表示,韩军网络司令部即使探测到了恶意代码也未采取必要措施。但是,韩国汉阳大学融合国防学系客座教授孙英东(音)表示,“这是权宜之计,是通过增加人力和预算来强化消极的网络防御,完全赶不上全世界的潮流,现在全世界都在大力进行投资,积极展开网络作战”。
韩国网站被宫泽雨入侵
韩国被“宫泽雨黑”了一跳 主流网站瘫痪4小时 2009年07月09日03:28 成都日报
韩国总统府、国防部、外交通商部等政府部门和主要银行、媒体网站7日晚同时遭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瘫痪时间长达4小时。
韩国、美国媒体8日报道,这次大规模黑客攻击与美国财政部、特工处等联邦机构网站连日来所受攻击疑似出自一路,攻击方可能为“黑客集团”。
同一时间
各网站遭攻击
韩国情报振兴院8日介绍,总统府青瓦台网站7日晚6时左右受到首次攻击,随后恢复正常,但不明身份的黑客再次发动数次攻击,致使网站陷入瘫痪,截至8日上午10时,仍处于无法链接状态。
青瓦台网站遭攻击几乎同时,国会、国防部、外交通商部、执政党大国家党和主流报纸《朝鲜日报》网站,头号门户网站Naver,拍卖网站亿贝韩国站点也受到攻击。
《朝鲜日报》网站说,大量不明身份的网络用户7日晚6时20分左右起同时“涌入”,导致这家网站在极度超载的情况下陷入瘫痪。Naver网站当晚6时50分起出现部分博客和电子邮件服务间隔性不畅。
两家主要银行新韩银行和外换银行的网站也未能幸免。新韩银行网站7日晚6时30分起通信量剧增,发生网站无法访问、网上银行速度缓慢等故障。外换银行网站直至晚10时30分仍处于时好时断状态。
情报振兴院官员说,多数受攻击网站7日晚10时左右恢复正常,但一些网站截至8日上午仍无法访问或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名高级官员告诉《朝鲜日报》记者:“很明显,有人特意选择这些网站实施攻击。”
这次黑客攻击未造成重大损失。青瓦台和国防部8日均告知媒体,本单位有相互分隔的内网和外网,仅外网受攻击,没有政府文件或机密信息遭窃取。
同一时期
美国也被黑了
美联社援引情报振兴院一名发言人的话报道,这次韩国主要网站受到黑客攻击,看起来与美国多个联邦机构自美国独立日假期至今所受攻击相关联。
不愿意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证实,财政部、特工处、联邦贸易委员会和交通部网站本月4日起遭到黑客持续攻击,截至当地时间7日仍处于不同程度瘫痪状态。
美国官员拒绝公开谈论这一情况,但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埃米·库德瓦说,国土安全部下辖美国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已向所有联邦机构及相关组织发出通知,通报情况并建议它们采取措施抵御。
库德瓦对韩国网站受攻击一事未予置评,但她说,美国7日也发生黑客攻击。
硅谷追踪互联网拥塞情况的基调公司发现,交通部网站连续两日“百分之百瘫痪”,完全无法访问,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截至7日仍有70%的时间无法浏览。基调公司互联网技术主管本·拉什洛形容这次黑客攻击仿佛“大面积断电”,而且情况“非常奇怪”,因为“让某家网站在超过24小时内百分之百瘫痪,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朝鲜日报》网站报道,前一段时间,黑客多次试图攻击美国白宫、国务院、国防部等主要联邦机构网站。
同一源头?
韩说与朝有关
韩国情报振兴院官员判断,黑客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式,手法为向大批防火墙薄弱的个人电脑植入病毒,使它们成为“傀儡”,再操纵这些电脑同时访问网站,致使网站服务器负荷达到极限甚至超载,网站访问速度大幅减缓,最终陷入瘫痪。
这一政府机构统计,两国共有大约25家网站受攻击,其中11家为韩国网站。韩国主要情报机构国家情报院发表声明说,韩国1.2万台个人电脑和国外8000台个人电脑遭黑客“俘虏”,沦为攻击工具。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8日上午发布互联网入侵事件警报。“最紧迫的事情是清除每一台受黑客攻击个人电脑中的病毒,”一名委员会官员说,“我们已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向受影响电脑提供杀毒程序。”
韩国国家警察厅下辖网络恐怖袭击应对中心已成立专案调查组展开调查,追踪攻击来源,但尚未取得明显进展。
国情院在声明中说,这次事件可能不是个人发起的单纯黑客攻击,而是“某个组织或国家”经“严密准备”实施的,国情院正与美国方面合作展开调查。
两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韩国国会议员告诉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国情院向国会情报委员会递交报告,认为这次攻击幕后操纵者为“朝鲜或支持朝鲜的势力”。
不过,网络恐怖袭击应对中心一名负责官员说:“许多情况都是黑客绕经多个国家实施攻击,因此眼下难下定论。”据新华社
韩国网络实名制怎么了,现在没了吗?为什么呢
韩国是个互联网非常发达的国家,无论是网速、网民的比重,还是宽带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2007年韩国就实行了网络实名制,然而,今年8月23日,韩国宪法裁判所全体审判官一致做出了“网络实名制”违宪决定,从而使引入仅5年的网络实名制将寿终正寝。
2007年7月韩国通过了《信息通信网法》,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这一制度规定,网民必须经过本人真实身份认证,才能在每日访问量大于20万人的媒体和访问量大于30万人的门户网站留言。之后几年里,日访问量1万以上的网站都需实行网络实名制,实行实名制的网站就有数百家。
韩国引入网络实名制的初衷是打击当时盛行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最主要的犯罪形式是,心怀叵测的网民在网站BBC上匿名发帖,利用网络语言暴力,对特定当事人侮辱谩骂、诋毁名誉,肆意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人权。最极端的例子是,有人在互联网页上发布了韩国超级影视明星的性丑闻与吸毒的所谓秘密报告,致使韩国的整个娱乐业界都受到极大震荡。
起初,韩国网民大多是支持实施网络实名制的。2005年7月YAHOO韩国网站对互联网用户对此进行了在线舆论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20%表示反对,前者是后者的4倍。赞成者的理由是,认为引进实名制后,会有效地减少没有根据的辱骂和诽谤,大大缓解网络暴力。
然而,却有很多因素导致了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
其一,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声音始终存在。早在2005年就有社会团体反对网络实名制。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将导致言论自由的萎缩、个人信息的暴露、以偏概全,是对“有良心的因特网公众”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的网上活动都有记录,会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社会”。
其二,实行网络实名制以来5年,并未达到大幅度减少网络暴力的初衷。据首尔大学一项研究,5年来,韩国网络上的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不到2个百分点。可是为了这2个百分点的降低,韩国政府与社会却付出了巨额的管理成本。
其三,网络实名制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发生了矛盾。网络实名制造成了互联网用户各种信息的外泄。随着网上搜集的个人信息大批量被偷窃或泄漏之后,舆论出现废除网络实名制的要求。
其四,近几年推特(twitter)、谷歌(google)、脸书( Facebook)等国际社交网(SNS)大量涌现于韩国是导致网络实名制行将被废除的根本原因。2007年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时,这些SNS工具在韩国尚不流行。当这些SNS进入韩国后,它们的韩国运营商都不接受网络实名制,因此这样对被迫接受网络实名制的本土门户网站就很不公平。前者的访问量明显大于后者。
然而SNS社交网站近年来在韩国政治生活(各种选举)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韩国使用Twitter的人数约七八十万。他们大部分都是能熟练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年轻人。据推测,Twitter大约能影响400万-700万人,这对全国人口不超过5000万、选民不到4000万人的韩国而言,其对选情的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
8月23日,韩国宪法裁判所的判词是,网络实名制“控制上传非法信息、在造成损失时能获知加害者的立法目的完全可以通过IP(网络地址)追踪和刑事处罚、损害赔偿等得以实现”。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实行网络实名制达成社会公益性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政府和公众的初衷有较大落差,因此,网络实名制在韩国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必然的了。
希望可以帮助你,亲!
麦当劳在韩国、台湾市场部分数据遭黑客窃取,官方对此有何回应?
麦当劳总部表示,在某日的例行检查过程中发现后台未经授权在进行某项活动,于是立即切断了其连接,但仍发现部分数据遭到了泄漏。
随着智能信息化的进步,很多大型公司都依赖于安全系统中的各项运行,而当安全系统被破结遭到黑客攻击时,信息就成为了他们手中的筹码。麦当劳的损失似乎比想象中要小一些,据总部称,仅仅只是韩国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外卖信息被窃取,以及员工的一些个人信息被泄露。而顾客的付款信息并没有受到泄露,很多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
难道黑客是选择性的窃取信息的吗?一旦安全网被突破的话,其实所有的信息都会遭殃。
官方称仅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部分数据遭到泄露,但顾客付款的信息并没有受到威胁,而公司也没有收到到黑客的勒索信息。
官方的说辞让大家觉得这次的信息泄露,其实并不算是一件大范围的事件。毕竟和近期的很多知名品牌企业所遭受的威胁相比,麦当劳所遭受的这一切似乎并不算什么,而且也完全不影响运营。顾客所关心的付款私人信息也没有遭到泄露,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而这一信息也让网络安全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各大企业都拥有着实力强劲的网络安全小组,但似乎在遭受黑客攻击这一点上,几乎无人可以避免。
麦当劳方面也向其亚洲监管机构通报了详情,以及联系了那些数据遭到泄露的员工和客户,麦当劳的股价并没有受此影响,反而还小波上扬了。
鉴于之前几个大品牌公司遭到黑客勒索并交赎金,换取生路的做法。相关专家预估,黑客将会利用这次对于入侵麦当劳安全系统所获取的机密文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举动,能在相关市场上出售麦当劳的秘密数据,或者向受害者发送让他们信服的邮件,来让对方真正了解到黑客获取的是真实的数据,而绝非官方说的那么不值一提。
可能还没有明显的举动,毕竟麦当劳的股价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还小幅地上扬了一波。
虽然麦当劳已经向供应商,特许经营店以及内部员工发出了警惕钓鱼行动的信息,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黑客总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这些新闻让众人开始聚焦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