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3.15 曝光公共WiFi窃隐私安全性不高,黑客用了哪些手段,又该如何预防??
- 2、315晚会揭秘:随意连接公共WiFi有多可怕
- 3、315曝免费wifi存猫腻,免费wifi是如何盗取用户信息的?
- 4、315晚会曝免费WiFi手机App暗藏漏洞,这件事涉及到了哪些APP?
- 5、315揭露免费WiFi实为广告链接,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 6、315晚会360工程师详解黑wifi是怎么窃取信息
3.15 曝光公共WiFi窃隐私安全性不高,黑客用了哪些手段,又该如何预防??
央视“315晚会”现场,演示了黑客如何利用虚假WiFi盗取晚会现场观众手机系统、品牌型号、自拍照片、邮箱帐号密码等各类隐私数据,这也让所有手机用户对公共WiFi上网安全不免心惊胆颤。恐惧与指责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存在此类现象,以及自身如何避免岂不是更好?
公共WiFi热点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在线支付、手机购物、手机团购、手机网上银行等电子商务类应用在移动端发展迅速,WiFi也大行其道。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约10%的人口正在使用WiFi,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目前公共场所WiFi热点覆盖至少超过千万个,这项服务几乎已经成为了公共场所服务范围内的标准配置。然而公共WiFi、免费WiFi的安全系数也受到较大挑战。
通常来说,连上公共WiFi后,我们可能面临两类攻击。
一内网监听攻击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共同的网络内,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地窃听你上网的内容,比方说上传到朋友圈的照片。
有两种方式,一种ARP攻击,它在你的手机/电脑和路由之间伪造成中转站,不但可以看到所有经过流量,还能对流量进行限速。
另外一种是网卡的混杂模式监听,它可以收到网内所有的广播流量。这个有条件限制,就是网络内有在广播的设备,比如HUB。大家在公司或网吧经常可以看到HUB,一个“一条网线进,几十条网线出”的扩充设备。如果这个公共WiFi内有这类设施,通常你上网的流量可能可以被窃听。
应对以上两种方式的防护手法也都很成熟了,分别是ARP防火墙、流量加密(建议选择像平安WiFi这种采用对流量进行加密的上网软件)
伪造WiFi攻击——“WIFI钓鱼热点
如果你正在连着一个公共WiFi,就很有可能遭受到攻击。这种情况大家都容易了解,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你连过公共WiFi,之后就还可能会遭到攻击。
“WIFI钓鱼热点其实就是在数据传输的上游设置了一道阀门,所有客户的数据都通过这个阀门与相应的网站进行传输,黑客通过一些特定的攻击设备,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抓取分析。
听起来很神奇对吧?原理可很简单呢。举个例子:在地铁上自带3G路由,做一个“CMCC”的无密码WiFi,你的手机就会自动连接这个热点WiFi,在里边配置将所有流量都经过监控软件。这里利用了一个小漏洞,你的手机/电脑会自动连接以前连接过的所有WiFi,刚好CMCC又是无密码的,伪造特方便。
想来真是恐怖之极,难道就没有解决之道?
想要安全高效地利用公共WiFi,下面几点一定要注意:
1、尽量不使用可疑或未加密的WiFi网络
如果想在公共场所继续上网,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使用移动数据流量,虽然很贵,但是它是相对安全。如果需要连接公共WiFi,可以借助安全软件进行过滤,推荐一款APP平安WiFi,保证你所连接的热点安全,注意不要连接可疑或未加密的Wifi。
2、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
如果你想使用公共WiFi,有且只有一个方法可以保护你的安全——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VPN的意思就是让用户在公共网络上建立起专用的网络以进行加密通讯,它会将你的上网流量加密然后连接到到你的VPN主机上,然后通过VPN主机上网。这样一来,即便上网流量在公共场所被截获,黑客破解起来也非常困难。
3、尽量使用HTTPS协议登录网站
HTTPS协议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安全通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建议在公共WiFi环境下尽量不要登录诸如网上银行、支付宝等重要账户。
4、关闭WiFi默认连接
养成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手机会把使用过的WIFI热点都记录下来,如果WiFi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手机就会不断向周边进行搜寻,一旦遇到同名的热点就会自动进行连接,存在被钓鱼风险。因此当我们进入公共区域后,尽量不要打开WIFI开关,或者把WiFi调成锁屏后不再自动连接,避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连接上恶意WIFI。
315晚会揭秘:随意连接公共WiFi有多可怕
薛定谔的免费WiFi连接APP
“看一下Wifi密码是多少?”
想必许多人出门无论是吃饭还是逛街,到商家店里都会问这么一句?
在手机普及率几乎100%的今天,Wifi成了判断商家服务质量的最基础指标。不过当我们不打算进店消费,可手头上又想连接商家wifi的时候。想到wifi密码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字符串。于是我们打开应用商店看着众多wifi破解软件,想到能化身黑客帝国的主角,去破译wifi密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掉入了陷阱。
今年315晚会上,个别下载量高的免费wifi APP被曝没有起到连接wifi的作用,反而恶意收集用户资料。除此之外强制用户收看广告,并且乱点的话还会下载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许多免费连接wifi软件声称免费直连,无需密码。经测试,在一个场景中大部分wifi都是无法连接。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免费连接APP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
一些免费wifiAPP打着免费的旗号,弹出各种【确认】【打开】的弹窗,看似在询问用户是否连接,实则好多都是诱导性质的广告,如果用户没能分辨就点击,还会下载各式各样的软件,最终免费的wifi没连上,手机里一堆软件越来越多,还耗费不少流量下载这些软件,手机也变得越来越卡!
并且根据央视报道,经测试这些软件在后台还会不断地读取用户位置信息并上传,一款叫“雷达WiFi”的应用程序,一天之内收集测试手机的位置信息,竟然高达67899次。
试问这6万多次位置信息都足以定位一个人一天的生活轨迹,难以想象这将会给用户隐私带来多大的威胁。
一些年轻人在各种流氓软件中摸爬滚打基本已经不吃这套了,但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就不是那么容易躲避这些潜藏危险。B站一位用户上传了一则视频,视频就显示该用户帮助父亲清理手机的过程,300多万的播放量,视频中父亲的手机已经几乎不能用,主页面都被广告侵占,各种弹窗垃圾软件层出不穷,关掉一个立刻弹出另外一个。不断地轰炸式广告就等着用户进入“自愿消费”的陷阱。所谓薛定谔的APP,指的就是这类WifiAPP,你说它有用吧,打开界面一个场所能连上的wifi屈指可数,并且还窃取个人信息;你说它没用吧,它的确能连上个别的wifi,它就处于一个有用和没用的叠加状态。
这类APP的工作原理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刚才说到上传信息就已经揭示了部分原理,即共享。免费wifi软件就是是一个用户分 享 WiFi 密码的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连接过的wifi通过上传密码等信息的形式,然后其他用户通过使用该软件即可直接连接。简而言之就是用的人越多,密码收集的越多,可以供大家【免费】连接的wifi就更多。相当于借着别人的wifi密码,积累自己的数据库。可以说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对于这类APP,大家要注意下面几点:
提防家中老年人使用此类软件,避免信息泄露或者诱导消费
不在老人身边可以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老人避免下载此类软件
315曝免费wifi存猫腻,免费wifi是如何盗取用户信息的?
315曝光免费WiFi存在一些猫腻,免费WiFi是通过用户进入到WiFi之后,就相当于打开了手机密码锁。只要有心人想要查询任何信息都能够查到,比如说用户曾经购买过什么东西、浏览过哪些网页、用户手机里面的私密相册等等。有很多人都不喜欢用自己的流量,用流量需要花钱。由于5G网络的推进,4G网络慢慢被淘汰了,4G一般都是无限量套餐,5G通常超出就要收费,为了省钱,很多人都喜欢连接免费WiFi,那么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315曝光免费WiFi存猫腻
315出现了很多问题,除了食品之外,就是用户安全问题。公众WiFi里存在着一些钓鱼技术,只要用户把 WiFi连接上,就会把用户曾经的消费记录全部都翻一个底朝天。在使用WiFi时,假如用户在购买东西输入密码,有可能支付密码就这样被窃取了,这非常可怕。有些人觉得把钱存在银行太麻烦,所以都会存在手机里面,对方连你的金额都一清二楚。
二,免费WiFi是如何盗取用户信息的?
免费WiFi主要是通过用户连接上了之后,有些人提前设置好程序,就可以窃取到用户信息了。手机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信息全部都一览无遗,有些人会将这些信息进行贩卖,我们每天接听无数骚扰电话,就是从这里传出来,在外面尽量使用手机上网,公共WiFi特别不安全。即使是在大品牌商店内WiFi,也难免有一潜在的风险。手机里安全程序是必不可少,当手机受到攻击,会不停提醒用户禁止入内,客户也要提防一些。
总之,在外游玩时,用自己的流量可以购买东西。如果用公共WiFi的话,尽量不要去购买,不好的网页也不要随便去点,减少输入密码的动作。
315晚会曝免费WiFi手机App暗藏漏洞,这件事涉及到了哪些APP?
主要涉及了WiFi破解精灵、雷达WiFi等20款类似APP,它们打着免费连接附近WiFi的旗号引诱用户下载。下载成功后又无法真正破解密码,还会大量收集用户信息,引诱用户下载其他软件,出现各种弹窗广告。实际作用没有达到,反而影响了用户其他体验,严重侵犯了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这些软件存在着哪些风险?
通过测试发现存在以下三点风险。1、安装后会在后台收集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用户兴趣和爱好推送相关广告,这是过度营销行为。测试员发现,雷达WiFi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获取用户地理位置,一天过去了67,000多次,意味着这款软件从用户吃饭到睡觉都时刻监督着,甚至可能暴露个人职业和兴趣爱好。
2、无法破解周边WiFi密码,特意引诱用户下载其他软件,用这些软件时会不断弹出确认按钮,一旦没看清楚就会下载到其他软件。而且动不动就弹出广告,选择关掉软件也会同时退出。
3、私自植入木马病毒,信息被盗取。去年工信部就对大量软件进行整治,发现很多软件都有骚扰用户的行为,超范围收集了用户信息。
二、这些软件收集用户信息用来做什么?
主要是卖给电商平台做广告,现大家都收到过一些推销短信,有时候还会接到电话,这些人可能就是通过违法手段获取了用户个人信息。如果仅仅是被广告公司骚扰,还能够勉强忍受,有时候还会接到诈骗电话,一不小心就倾家荡产,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为了大家财产安全一定要严格打击app存在的违法行为。
315揭露免费WiFi实为广告链接,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其实免费WIFI就是利用了人们想要贪小便宜的心理,然后介词将广告链接加入,其实就是变相的宣传广告。
一,315晚会揭露免费WIFI内幕。
虽然我们晚会除了觉得一些食品有质量问题之外,还查出了免费WIFI的内幕。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面吃饭或者是住酒店的时候都会连接上免费的WIFI,但是连上WIFI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停的跳出广告,其实这就是免费WIFI的内幕和套路。
二,免费WIFI其实就是广告链接。
在按消费者的眼中,连接免费的WIFI可以使用网络,还不用消耗自己的流量,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可是免费WIFI的背后,其实就是为各个商家打广告。商家和免费WIFI的软件老板达成合作关系,然后我们消费者在连接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有广告潭中出来,接到宣传产品或者是软件的作用,这就是免费WIFI的真真实目的。
三,免费WIFI使用的原理。
那么,很多人比较好奇免费WIFI使用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从他们的使用方式来看,完全就是用捆绑的方式将免费WIFI和广告捆绑在一起。让我们连接免费的WIFI就会弹出广告。其实,本质利用的还是消费者想贪便宜的心理,我们想的是使用免费的热点,所以才会让那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趁此给我们投送广告。趁机打广告只是其中之一,有些免费的WIFI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电信诈骗和有害的链接。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免费的流量而随便连WIFI泄露了自己的隐私,还要被那些垃圾信息所骚扰。
315晚会360工程师详解黑wifi是怎么窃取信息
晚会现场,360安全工程师模仿了黑客的操作,获取现场观众刚刚拍摄并且发布的照片,并通过现场的大屏幕展示出来,现场观众都很震惊,而据主持人介绍,这样的技术只是最为简单的黑客手段,而照片的泄露与观众在公共场所接入不安全WiFi有关。
除了照片之外,现场还随机选取了一位观众,黑客将观众的邮箱地址和密码也展现在了现场的大屏幕上,观众震惊的同时也表示这样的情况很可怕。之前一直认为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等简单的上网行为并不会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而实际上,这是很多人对公用网络安全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