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全球最为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有哪几起?
世界上自从电脑普及之后,就发生了很多黑客入侵的事件,下面介绍几种危害比较大,范围传播比较广的病毒。
一、“梅利莎病毒”事件
1998年,大卫L史密斯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传播的。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一位舞女的名字。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史密斯把它放在网络上之后,这种病毒开始迅速传播。直到1999年3月,梅利莎登上了全球报纸的头版。据当时统计梅利莎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还迫使Outlook终止了服务,直到病毒被消灭。而史密斯也被判20个月的监禁,同时被处5000美元罚款。这也是第一个引起全球社会关注的电脑病毒。
二、“冲击波病毒”事件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在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该病毒于当年8月爆发。它会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有很强的自我防卫能力,它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使电脑丧失更新该漏洞补丁的能力。而这一病毒的制造者居然只是个18岁的少年,这个名叫杰弗里·李·帕森的少年最后被判处18个月徒刑。这个病毒的变种至今仍有存活,小心中招哦。
三、“爱虫病毒”事件
爱虫跟梅利莎类似也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不过邮件主题变为了“I LoveYou”,打开病毒附件后,就会自动传播。该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袭击了全球无以数计的电脑,并且,它还是个很挑食的病毒,专喜欢那些具有高价值IT资源的电脑系统。“爱虫”病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速度最快而且传染面积最广的计算机病毒。
四、“震荡波病毒”事件
震荡波于2004年4月30日爆发,短短的时间内就给全球造成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也让所有人记住了04年的4月。电脑一旦中招就会莫名其妙地死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而在纯DOS环境下执行病毒文件,则会显示出谴责美国大兵的英文语句。
五、“MyDoom病毒”事件
MyDoom是一种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和网络Kazaa传播的病毒。在2004年1月28日爆发,在高峰时期,导致网络加载时间减慢50%以上。它会自动生成病毒文件,修改注册表,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芬兰的一家安全软件和服务公司甚至将其称为病毒历史上最厉害的电子邮件蠕虫。据估计,这个病毒的传播占爆发当日全球电子邮件通信量的20%至30%,全球有40万至50万台电脑受到了感染。
六、美国1.3亿张信用卡信息被盗事件
28岁的美国迈阿密人冈萨雷斯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8年1月期间,利用黑客技术突破电脑防火墙,侵入5家大公司的电脑系统,盗取大约1.3亿张信用卡的账户信息。造成了美国迄今起诉的最大身份信息盗窃案,也直接导致支付服务巨头Heartland向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以及其他信用卡公司支付超过1.1亿美元的相关赔款。2010年3月,冈萨雷斯被判两个并行的20年刑期,这是美国史上对计算机犯罪判罚刑期最长的一次。正因为这次事件冈萨雷斯被称为美国史上最大的黑客。
七、索尼影业遭袭事件
2014年11月24日,黑客组织“和平卫士”公布索尼影业员工电邮,涉及公司高管薪酬和索尼非发行电影拷贝等内容。据估计此次行动与即将上映的电影《采访》有关。虽然索尼影业最终决定取消影片的发行。但在此次袭击事件发生数月后,其影响依然在持续发酵,电脑故障频发,电邮持续被冻结等。因涉及到诸多影视界明星及各界名人,该公司联席董事长被迫引咎辞职。
八、“熊猫烧香病毒”事件
为什么把熊猫烧香病毒放在最后呢,因为对熊猫烧香病毒体会最深,相信在2006年-2007年初玩电脑的人都会记得一个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2007年1月初开始肆虐网络,它主要通过下载的档案传染,受到感染的机器文件因为被误携带间接对其它 计算机程序、系统破坏严重。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给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不过,熊猫烧香作者只为炫技,并没有像比特病毒一样为了要钱。2007年9月24日,“熊猫烧香”案一审宣判,主犯李俊被判刑4年。
电脑被黑客入侵
黑客经验谈:跳板攻击入侵技术实例解析
网络入侵,安全第一。一个狡猾、高明的入侵者,不会冒然实行动。他们在入侵时前会做足功课,入侵时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护自己,以防被对方发现,引火烧身。其中,跳板技术是攻击者通常采用的技术。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解析攻击入侵中的跳板技术。
1、确定目标
攻击者在通过扫描工具进行定点(IP)扫描或者对某IP段扫描的过程中发现了该系统(服务器)的某个漏洞,然后准备实施攻击。
比如,笔者通过对某IP段的扫描,发现该IP段IP地址为211.52.*.84的主机存在MYSQL漏洞,可以通过提权获取系统权限进而控制该服务器。
2、设计跳板
跳板通俗讲就是一条通往目标主机的主机链,理论上讲当然是链越长就越安全,但是链太长的话连接的速度太慢,因为其中的中转太多。攻击者往往会评估入侵风险,从而制定或者设计跳板。一般的原则是,如果是政府、军队等敏感部门往往跳板会比较多,甚至这些跳板主机会纵横七大洲四大洋。另外,入侵国内服务器往往也会需要国外的跳板主机。
另外跳板主机的选择,入侵者往往是一些安全性一般速度较快,很少有人光顾的主机。因为如果是跳板出了安全问题,安全人员从中间入手,进行反向追踪,定位入侵者的相对比较容易。
笔者演示进行入侵检测的目标主机是一家韩国的服务器(通过查询),综合考虑,设计了三级跳板,即通过三个主机中转在第三级跳板上进行目标主机的入侵就爱你从。设计的路线为:远程登陆(3389)到一IP地址为203.176.*.237的马来西亚服务器;然后在该服务器上通过CMD命令登陆到一IP地址为203.115.*.85的印度Cisco路由器;最后该路由器上telnet到一某韩国主机。最后以该韩国服务器为工作平台实施MYSQL提权操作。
特别说明:攻击者往往在跳板中加入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比如Cisco的产品),虽然路由器的日志文件会记录登陆IP,但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命令清除该日志。并且这些日志清除后将永远消失,因为路由器的日志保存在flash中,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如果跳板全部用主机的话,虽然也可以清除日志,但是现在的恢复软件往往可以恢复这些日志,就会留下痕迹,网络安全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可能找到自己。
3、跳板入侵
(1).第一跳,远程桌面
开始→运行→mstsc,打开远程桌面连接,输入马来西亚服务器的IP地址203.176.*.237,随后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远程连接到该服务器。
一个非常狡猾高明的的入侵者一般不会用自己平时使用的主机进行远程桌面连接入侵,他们往往通过一些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公共电脑进行入侵。如果找不到的话,他们一般不会用物理主机,会采用虚拟机系统进行入侵。因为物理主机的入侵会留下痕迹,就算删除格式化也会被恢复。而虚拟机,入侵完成后可以删除,呼之即来,弃之毫不可惜。
(2).第二跳,telnet路由器
打开服务器命令行工具(cmd),输入telnet 203.115.*.85进行连接。该路由器是一Cisco设置了虚拟终端的密码,输入密码进入路由器一般模式。此时即可以通过路由器telnet到下一个跳板。当然最好有该cisco路由器的特权密码,敲入en,然后输入特权密码进入特权模式。因为就算没有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但路由器还是记录了此次登陆,因此一定要进入特权模式,通过路由器命令清除登陆记录和历史命令。笔者为了安全用SecureCRT(类似telnet)进行登陆。
作为一个狡猾的入侵者,在进入路由器特权模式后,不是马上进入下一跳板。往往通过show user命令查看有没有其他人(特别是管理员)登陆到路由器。如果存在其他登陆,一个谨慎的入侵者往往会放弃该跳板转而用其他的跳板。
(3).第三跳,telnet主机
在路由器特权模式下,输入telnet 203.115.*.85,随后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后就telnet到远程主机系统给我们一个shell。
4.提权
至此,我们经过三级跳到达工作平台,然后就在该shell上进行目标主机的MYSQL提权操作。操作平台上笔者已经准备好了进行MYSQL提权的工具。输入命令进行操作,笔者把相关的命令列举出来:
cd msysql
cd bin
mysql -h 211.52.118.84 -uroot
\. c:\mysql\bin\2003.txt
在工作平台上再打开一个cmd,输入命令
nc 211.52.118.84 3306
即监听该ip的3306端口,返回一个目标主机的shell,获取该主机的控制权。
在该shell上输入命令建立管理员用户
net user test test /add
net localgour administrators test /add
下面看看对方是否开了远程桌面连接,在命令行下敲入命令
netstat -ano
对方开3389端口,即可以进行远程桌面的连接。
由于对方是XP系统,不能多用户远程连接,笔者的入侵检测到此为止。
5、全身而退
入侵完成获得目标主机的管理权限,入侵者就得擦除痕迹,准备撤退了。
(1).由于从目标主机获得的shell反向连接获得的,不会有日志记录,所以不用管直接断开连接。
(2).上传clearlog工具,清除telnet主机上的登陆日志。
(3).输入exit,退出路由器到主机的的telnet连接。在路由器上输入
clear logging
分别用来清除登陆日志。
(4).退出路由器登陆,通过工具清除远程桌面主机上的登陆日志,然后删除登录用帐户和用户目录,注销用户。
总结:上面笔者结合实例演示了入侵者如何通过跳板进行入侵以及入侵善后的全过程,本文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对跳板技术进行解析,目的是让有兴趣的读者直观地了解跳板技术的相关细节。当然,跳板技术是博大精深,远非本文所能囊括,但其基本原来都类似,希望文本对大家了解这种技术有所帮助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推特遭大规模黑客入侵,黑客入侵的目的是什么?
这群策划了推特入侵的黑客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称这次入侵的目的是有“干一票大的”,同时也是为了炫技。
7月18号纽约时报发表了对几位发起这次入侵的黑客的采访,这群黑客中的主要负责人代号为“Krik”,在事发前,Krik向相熟的几名年轻黑客展示了他能够黑进Twitter控制大量账号后并实际操作了他如何控制了一个普通人的账号,然后问他们想不想一起来干一票大的,其他几名黑客觉得有点害怕就没有继续参与了。
是的,这次推特被入侵并不是由俄罗斯等单一国家的人或者复杂的黑客集团所为,相反,他们是来自各地的一群年轻人——其中一个甚至年仅19岁,目前还与父母住在一起。在这次入侵事件中,Krik是主要执行人,另外还有两名黑客,一个代号“lol”,20岁,住在美国西海岸,另一个代号“ever so anxious”,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19岁的少年。这两名黑客接受了媒体采访,称“他们想谈谈与Krik之间的合作,以证明他们只是在早期促成了对不太知名的Twitter地址的购买与接管。”他们的合作始于7月15日,“ever so anxious”和“lol”都是某黑客网站上成名已久的黑客,多年来他们都在那里聚会,靠买卖有价值的社交媒体网名获利。他们还表示,之后Krik在美国时间下午3点半开始的更加高调的攻击与他们无关,在那之前他们之间就没有继续合作了。
据“ever so anxious”透露,krik只从这场骗局中赚到了约合人民币18万元,但不管他是谁,他已经联系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