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4》再曝片场图,这些高能片场图拍摄地究竟是哪里?
根据片场照片我们只能看出两个人跨着重型机车在街头狂飙,不过根据曝光地可知,它们拍摄地点为旧金山以及芝加哥。
这是哪一部黑客帝国里的场景
是黑客帝国第3部,最后大结局时的场景,尼欧牺牲自己,定位到了史密斯并消灭了他。
黑客帝国三最后的一个场景
也许在暗示未来一片光明,也许在宣扬环保,
也许在追忆从前没有机器人的时代。
更象是与机器城的对比(飞船下降是看到的场景)。
在影片结尾那冉冉上升的太阳似乎也暗示了人类的未来。
总之有多种可能。
你可以到骇客帝国吧或matrix吧聊一聊。
黑客帝国涉及到哪些哲学和科学问题
“一千个人看,就有一千个黑客帝国。”
每天早上醒来,
镜子里那睡眼惺松的人真的是你吗?
你是否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你所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吗?
一切的一切都将慢慢揭晓......
A 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860年,在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充满想象力的笔触下,好奇的爱丽丝在追逐兔子的过程中,悠然掉入一个曼妙神奇的梦幻世界。1999年,在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中,怀疑世界出了问题的Neo则追随一个有小白兔文身的性感女郎来到地下Rave Party,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走入真实的荒漠。
B 鲍德里亚(Baudrillard)
在第一集中,一个计算机朋克带着他的小白兔女友来尼奥家做交易,尼奥从一本掏空的书中拿出一碟非法软件——注意,那本掏空的书就是鲍德里亚的名著《仿像与模拟》。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据可查地看到鲍德里亚对《黑客帝国》的影响。而莫菲斯的那句著名台词“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则直接出自书中第一章第一页的第二段。
让•鲍德里亚,法国思想家,也是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超级”理论家。80年代以来,其作品被广泛翻译到英语世界,旋迅速确立其“后现在理论精神导师”之地位。与福柯和德勒兹相比,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当代艺术,社会形态及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无疑更加深入和富于启发性,类象社会就是他提出来的。他的理论对图像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摄影更不无启发。请看这些名言:“打倒所有坚信有一个真实世界的这种假定”“在一个完全本末倒置的世界上,正确只是错误的一次行动”“超过了某一确定的时刻,历史就不再是真实的了,不知不觉之间,全人类已将真实抛在身后。从那个时刻起,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再是真实的了......”“今天,整个制度都在不确定性中摇摆,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现实。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
C 赛伯朋克(Cyberpunk,电脑朋客)
赛伯朋克/赛伯空间一词源于科幻小说家William Gibson一篇关于神经计算机网络的小说《神经漫游者》(在下文N中详述),在这篇引起巨大轰动的小说中,Gibson首先发明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术语:“赛伯空间,一个被数亿操作员每天经验着的交感性想像......一个来自于人文体系中每一台电脑的数据吸引力的图式化表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复杂构成。”赛伯圈内的代表作家除Gibson外,还有Bruce Sterling等一批80年代的硬科幻小说作家。
Cyberpunk的信条是:信息自由,实践,分散和领先。信息需要并且应该对所有人开放,为所有人利用/控制。Cyberpunk还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他们沉溺于高科技工具并鄙视人们以传统方式使用它们。Cyberpuck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是永远的反权威者,是埋植在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炸弹。
纵观Cyberpunk的历史,普罗米修斯是守旧的西方世界的Cyberpuck模范。其后是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信封的羽蛇神Quetzalcoatl,之后是自由职业者、疯子......直到《黑客帝国》里的黑客们。
D 笛卡儿(Descartes)
欧洲近代哲学创始人之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笛卡儿曾试图为科学建立起一套坚固的方法论基础,他的巨著《沉思录》其实就是“对第一哲学的冥思”。笛卡儿着重思维的精密性,不信赖感性经验,认为只有理性思维才可靠。他从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出发,扫除自己的成见,要寻求一个最可靠的命题作为起点,然后进行推论。笛卡儿进一步深入到数学领域,但他发现甚至连数学也不能相信,万一那后面有一个“恶毒的魔鬼”在操纵,在扰乱他的头脑呢?他发现,最可靠的事实就是:他自己在怀疑;因此,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而身的存在则须推论出来。于是有了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汤勺并不存在)”
他认为观念的起源有两种,一是来自感性经验,一是天赋的观念。他对天赋观念更重视,他认为自我、上帝、时间、空间、完善、无限、几何公理之类的观念都只有是天赋的(显然,关于存在/真理的不懈探求也是黑客们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还提出了著名的身心交感论,即物质的身和非物质的心能够互相影响。
记得《黑客》中Neo的疑虑吗?“如果我死在那里怎么办?”“灵魂死去,身体也将不复存在。”
E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现在,假设拿到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的不是Neo,而是让•保罗•萨特、阿尔伯特•加缪、马丁•海德格尔,那么他们会如何选择呢?很显然,这三位存在主义大师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matrix,进入真实的荒漠。也许那里令人痛苦,但毕竟还原了存在的真实。
按萨特的观点,唤醒前的Neo只是en-soi(一种自足的存在,比如桌子),唤醒之后,才成为pour-soi(特指自我意识的存在,即人),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存在负责的“人”。
存在主义追求绝对自由,终极解放,自由选择。呈现疏离与荒谬,控诉/反叛一切传统习惯,只有对一切尘世存在的悲惨、无意义彻底确信,才有可能透视出一种从废墟中升起的通向拯救王国的远景。而幻灭、荒谬、无望、虚无的“废墟”感,就是一种赎罪的过程,恰如“弥赛亚”来临之前的阵痛。上帝存在与否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人所需要的是去重新发现自己。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人首先存在着,在这个世界上遭受各种波折,而后才能界定他自己——这简直就是Neo的觉醒经历。
F 恋物癖(Fetishism)
在《黑客帝国》衍生的众多“主义”中,恋物癖这一传统的性偏移病症也进一步演变为消费性的数码恋物——尤其是当超媒体取代超文本,虚拟现实取代传统空间之际,在影片中也足以发掘出很多乐趣。尤其是那令人无限着迷的子弹时间:在某样物体,某个部位,或某种动作上,长时间/多角度的滞留和留恋。这正应了弗洛伊德的恋物癖概念:恋物的对象其实不是商品,而是主体的不愿移动。
G 诺斯替教(Gnoticism)
初期基督教的一派,尊重某种灵的直觉,含有西亚,东亚哲学,曾被视为邪教。诺斯底的世界观是“二元论”的;宇宙有两个神,一善一恶。至高的神创造了一连串的灵体,都是神性的放射。宇宙是由一位较低级的“造物主”造的。物质是邪恶的;灵魂得从肉体中解脱,须有使者从众光国度差到世间来(基督)。基督可能是天使,是幻影的灵体;也可能是凡人,暂时获得更高的力量。人要得救必须领受秘密仪式,而得到更高的“知识”。伦理方面有人主张苦修,但也有人认为肉体上的行为不影响救恩,所以不禁止情欲,过着放荡的生活。
H 享乐主义(Hedonism)
《黑客》第一集中的Cypher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为求感官满足而背叛了黑客组织(与特工Smith在虚拟餐厅的对话)。
早在苏格拉底/伊壁鸠鲁的时代,人生的“唯乐原则”即得到了哲学上的确立;快乐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即使某人,某一群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这一原则有主动或被动的背离,那目的仍是追求终极的快乐。故追求快乐和躲避痛苦,乃人生之两大规定动作,不用教,不证自明。少有人会在学理上主张的“享乐主义”,如今却随着消费主义攻占了我们生活的大片领域。结合着新科技成果出现的科技享乐即使当前消费文化的流行趋势。
其实,我们每日浸淫其中的网络,又何尝不是Cypher梦寐以求的牛排?
I 完美形象(Ideal Forms/洞穴寓言)
在柏拉图看来,完美形象Ideal Forms才是现实的最高层次。经验现实最不可靠。
关于完美形象(理想形态),柏拉图有个著名的“洞穴”寓言。在这则寓言中,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在这则寓言中,柏拉图假设有一群人“居住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它跟洞穴内部一样宽。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在这里,双腿和脖子皆被锁住,所以是在同一地点。因为被锁住也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跟他们隔有一段距离的后上方,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条高过两者的路,沿着这条路建有一道矮墙,就像演木偶戏的面前横着的那条幕布”。外面沿墙走过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高过墙头的工具,用木头,石头及各类材料制成的动物或人的雕像,扛东西的人有的在说话,而有的沉默着。”“由于他们(洞穴人)终生不能行动或回头,因此外部世界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子,便成为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真实。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以为声音正是从他们面前移动的阴影发出的。”被囚禁的人完全被剥夺了任何自由的可能,他们只能面对空荡的石壁,壁上的影子是他们可能拥有的惟一的世界,而这个幻想的功能就使他们不再有能力指认真实。
而生活在matrix中的人类电池,其实就是洞穴寓言的未来翻版。进一步说,观看《黑客帝国》的观众本身,何尝不是又一群洞穴里的囚徒?
J 基督(Jesus)
这个寓意再明显不过了。首先,尼奥的名字Neo,是英文One(救世主)的倒拼,同时意味着“新”,他在matrix的“机器豆荚”中苏醒,在Nebuchadnezzar(来自圣经,尼布加尼撒二世,古巴比伦国王,曾攻占耶路撒冷,建空中花园)船上受洗。在第一集中,Neo先是死去,而后被崔尼蒂(Trinity;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吻唤醒。弥赛亚式的复国救主象征充斥全片。
K 康德(Kant)
其实这个字头更应该先给"Kung Fu"——中国功夫
如果同样做一次红蓝药丸的选择,康德的出发点将于存在主义巨擎不同——不是进入真实的荒漠,而是进行一次道德选择,追求“至善”(the Highest Good)。
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是欧洲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并不可逆转地确定了欧洲思想发展道路:它首先是唯心主义思想家,比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体系得以建立的动力。在他的批判系统中,贯穿着一个恢宏的主体性原则,那就是主体能动性是构成科学知识论的根本条件。他提倡分析批判的哲学方法,明辨知识与信念,崇尚自由自律的道德良心,促进大同世界的理想。其著作中最富有启发性的是《纯粹理论批判》,书中,康德将上帝存在的需求安设于道德领域,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但这个“至高至善”是一切道德伦理之基础。这种侧面迂回的自我确证有些像墨菲斯Morpheus的执意信仰——Neo必须成为救世主,否则一切将没有意义。
名言:“每一个个别经验不过是经验领域内的全部范围的一部;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经验。”
L 拉康(Lacan)
雅克•拉康是自笛卡儿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在考察主体形式的时候,拉康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拉康认为,六至十八个月的儿童利用反映于镜子之中的身份确认自己的形象。这使他逐渐摆脱了“支离破碎的身体”而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统一性。镜像阶段之前,儿童仅仅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堆破碎的物体,他甚至对于这个不完整的身体怀有恐惧。这时的儿童无法通过自我感知——例如时间感,空间感,运动等等——认识身体的完整性,只有外在于自身的镜像才能为主体提供一个结构性的整体。当然,许多时候,拉康所说的镜像仅仅是一种象征物——一种外在于主体同时又给予主体定位的象征物。
“镜像阶段”的意义就在于清晰的界定自我。请同学们参考黑客第一集中Neo伸手触摸镜子粘起金属液体的段落(他在镜子中看到扭曲变形的自我),第二集中特工Smith终于摆脱matrix的控制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也是“镜像阶段”的作用。
M 马克思(Marx)
也许,《黑客2》中墨菲斯Morpheus(英文名是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掌管梦境,利用喝下不同的水来区分梦境与现实,与电影中红,蓝药丸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参考一下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而在现代,则有了Matrix和人类电池。我们这个时代,Matrix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Matrix和人类斗士。锡安城Zion的人类叛军,他们是地球的自由卫士,革命的主力军,也是颠覆matrix等级秩序的幽灵。
N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从1984年开始,一位名不见传的美国作家Willian Gibson连续发表了三部内容相当诡异、场景和情节相互连贯的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分别是《神经漫游者》1984、《计零》1986和《蒙娜•丽萨超速档》1988。这三部作品一下子在久已无声的科幻世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Gibson的三部小说有时被称为“矩阵三部曲”,有时又被称为“漫生三部曲”。这是一套从构思到风格都非常奇特的作品。故事讲述一群“电脑牛仔”如何使自己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并放弃躯体进入赛伯空间(Cyberspace)去进行奇妙的探险。小说中的世界阴冷昏暗,经济和政治生活都由日本式的大型垄断财团控制,公司的概念取代了国家的概念,只有服从公司,发誓效忠,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而不服从某个公司,希望离开它,就意味着你已背叛。《神经漫游者》一书不但创造了Cyberspace和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两个字,也引发了cyberpunk(赛伯朋克)大潮,大肆冲击主流文化。
另外还要提一提美国数学家Nobert Wiener,在他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中的第五章,他详细论证了有机体是消息的观点。虽然Wiener自己也认为这一章有点像“科幻小说”,但他还是认为,实物传送和消息传送之间的界限并非是永远不可逾越的。他认为有机体,包括人在内,都是一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就是消息,可以被传送的消息。
O 先知(Oracle)
在希腊中部靠近帕拿苏斯山的特尔斐城,坐落着著名的阿波罗先知所在地——阿波罗神殿。其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神殿入口处写着“认识你自己”。在《黑客帝国》中,同样有一位先知登场,而且家门口也刻着同样的标记(只不过是拉丁文)。
在影片中,祖母般慈祥的先知给Neo烘制了可口的小饼(cookies),而在电脑应用中,cookies是从网站传送到用户浏览器并保存在硬盘中具有识别功能的少量资料,其实是一种跟踪机制,它意味着自动记忆功能,可以让再次访问某网址的计算机用户读取上次留下的数据。这和Neo拜访先知实在是有着玄而又玄的联系。
P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
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一直探讨人的定义和真假二元对立的问题,被无数次地搬上银幕。尽管他一生惨淡,备受恐怖症与抑郁症的折磨,吸毒,婚姻破裂,英年早逝,但他创造出了一个科幻界的奇迹。迪克的作品将科幻与神秘主义,自身体验,纯科学和低俗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狂野诡秘的独特氛围。在简约的风格和标准的科幻手法之下,呈现的是一个更深层的世界——那里有极度的情感经验、纯哲学式的思考和不时涌现的惊人观点。如同卡夫卡一样,迪克的名字成为描述某种流传深远的文学观的专有名词。他的作品将科幻与“技术至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在一起,被看成“美国的博尔赫斯”。
可以说整个“赛伯朋克运动”及其诸多衍生的分支均受到迪克的影响。迪克式的主题如政治狂想、星际阴谋以及因为吸食毒品和意志被控所产生的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主题之一。1982年的经典科幻片《银翼杀手》就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另外还有如《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的好莱坞30年十大经典科幻片cherrystar原创),据说未来更有三部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影片将要投入拍摄,让我们拭目以待。
Q 奎因(Quine)
Willard van Orman Quine,美国哲学家、逻辑家,“逻辑实用主义”或“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
在他看来,本体论问题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存在什么”的问题。而对“存在什么”的表述问题又可分为两种:一个是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即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另一个是语言使用中何物存在的问题,即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在Quine看来,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对“存在什么”的一种表述。
Quine还在他的《真之追求》中对排中律做了详尽的质疑分析。排中律的通行解释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不能对同一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这就是说,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必须一真一假,不能都不真不假。也许用此可以排除我们对《黑客》无限套层的虚无世界观的困扰。
R 真实(Real)
可以说,《黑客帝国》的核心问题就是Quine的本质论质问:“What is there”(存在是什么)。真实,到底是存在主义声称的客观体验,还是仅仅是我们与外界互动产生的感官反应?如Morpheus所说:“什么才是真?你怎么定义真?如果你说的是气味,视觉,那么所谓的真不过是一连串大脑翻译的电脉冲。”
S 苏格拉底(Socrates)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造者。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知道自己无知。他说,他听到神谕说他是人间最聪明的人,可是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就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推翻神谕。结果他发现这些所谓有知识的人并没有知识,并不聪明,又进而发现他自己的聪明之所在于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遂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Neo也接受了这样的测试)。
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苏格拉底惯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揭露对方回答中首尾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导致真理。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接生术”,其实是一种归纳法。苏格拉底的辩论术和传道热情颇像孔子,《黑客》中的Morpheus也扮演了这样一位精神导师的角色,他孜孜不倦、坚定不移地说服Neo相信自己是救世主。
T 三位一体(Trinitarianism)
崔尼蒂的名字Trinity,即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合一。
以“三”记录的最神圣的思想,莫过于三位一体。好多宗教都有三位一体说,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说法是: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天主的本性是爱,天主父是此绝对爱的自我给予;天主子是此绝对爱的自我接受与答复:圣灵则是此绝对之爱的自我合一。佛教有所谓三宝:佛、法、僧。道教有所谓玄、元、始三气,和由原始天尊化身而成的三清。此外许多原始的宗教如伊朗鲁亚宗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中,都有所谓的“三联神”,即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三位高级神灵。儒家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但它在谈到宇宙原始的时候,也认为“太极元气”,是“函三为一”的。
U 乌托邦(Utopia)
在1975年的著作《Ignorance》中,哲学家彼得•安格把笛卡儿操纵经验的“恶毒魔鬼”概念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邪恶科学家”的形象。这位邪恶科学家利用电磁脉冲刺激人脑,让试验者失去自由意识,随他所想。
1981年,在一本叫做《理性,真理和历史》的书中,Hilary Putnam更进一步引述了哲学家们关于“缸中之脑”的设想:“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设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而在物转化成为物的形象/影像,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大规模进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似乎不得不将这个噩梦般的故事视为启示和预言。人不是“缸中之脑”,但是他最终将成为“缸中之脑”:“信息高速公路一旦完成,人类的栅格化生存将彻底实现。”
另外还要一提的是Robert Nozick,此君可称得上是哈佛大学的“镇校之宝”。一生出了七本书,但最广人知、影响最大、极可能令其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留名的,无疑是1974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Nozick在书中提出,只有一个政府极少干预的、功能上最弱的国家,才是一个最公正及值得追求的政治组织。这样的国家,其功能及权利只限于防止暴力、盗窃、欺诈以及确保契约的执行。除此之外,政府应绝对尊重人们的选择自由及私有产权,不应因平等或福利等其他价值,进行任何的财富再分配。基本上,Matrix就在为人类电池担负着这样的乌托邦功能。书中他还描绘 了这样一幅景象:人体漂浮在巨大容器的营养液中,由一台“体验机”为我们提供刺激。就像《黑客帝国》提出的问题一样:如果机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切快感,那么,你愿意想Cypher一样选择梦境吗?Nozick的回到是“不”,因为那样就会抹杀一切可能的赋予存在以意义的行动。在“体验机”中,我们只是“不确定的斑点”。
V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整个电脑发展的历史,就是电脑从具有人的单一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机器发展到具有人的多种机能(如语言能力),继而几乎具有人的所有机能的“类人机器”(可以想一想“类人猿”的概念),在这个时候,人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在与电脑这种机器打交道,而是在于“现实”打交道。这是一部“创世纪”——人不仅创造了类似于他的“人”(就像上帝当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一个类似于他所在现实的“第二现实”。
一方面,人生存、体验于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无疑是一个被比特大大改变了的世界(即比特化了的)原子世界(现实)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进入一个纯粹由比特构成的第二现实之中,获得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自由地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这个第二现实,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有时也被称为“人工现实”、“人工世界”、“虚拟世界”、“虚拟状态”、“赛伯空间的视觉形式”。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克服现实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缚,获得一种没有“种”的拖累,自由自在地飞升到一个理想世界的愿望,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对某个未知、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想象性地占有。这种欲望和想象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梦(睡梦和白日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而虚拟现实使人最终能以技术的方式实现这种欲望和想象(引自孤独的狂欢)。整个《黑客帝国》的世界,可以说就是一场超大型的virtual game。
黑客帝国3最后的场景
1,“脱去绿色”,没听懂。不过你说的应该是矩阵被格式化后的样子。(史密斯被删除,其他数据被还原。)
2,设计师和先知本身也是软体,还原后当然也存在。
3,先知一直神秘,她的身份不得而知;从设计师最后一句话分析,这家伙应该不是人类。
4,Matrix当然存在;zion也存在(要不neo白干了...),关于zion是否为虚拟,现在仍存在争议,无法下定论。
黑客帝国2游戏里有一关 他叫你找一下天窗那是你唯一的出路 什么意思?
黑客帝国2 流程剧情攻略
在开始玩家要从高斯特(Ghost)和奈奥碧(Niobe)中任选一个角色进入虚拟系统,角色之间在剧情上会有差异,不过关卡任务是相同的。在装配间选择了枪支,高斯特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过去的经验并不能被验证于末来”(Past experience can never prove the future)驾车驱驰在城市的街道上,数分钟后来到了邮局门口,根据斯帕克斯(Sparks)的提示,要寻找的邮包编号为731222。
邮局(The Post Office)
拿到钥匙后进入邮局大厅,拨枪(E键)杀掉两名警卫由柜台左侧的门进去,找到一部载物电梯。由电梯右侧的门进去(F键),穿过走廊在拐角处找门进入有货架的房间,往左前方推门出去上楼梯,出门后来到大厅的三层平台。沿斜坡走下平台由背后杀死前面的警卫,爬过铁丝网往右到货物分检区,这里有四名警卫逐个解决掉,由前面的大门进入载物电梯,刚刚按下2层的电钮,搭档斯帕克斯提示二层布满了警察,不过已为时过晚了,当电梯的大门打开一群警察蜂拥而至。杀掉几名警察后从桌上拾到一支轻型自动步枪(SMG),沿走廊跑到拐角,这时从左边有一辆叉车横冲过来,退后避开它杀掉两名敌人,这时叉车撞到墙壁燃起大火,消防喷头开始洒水。
往前杀掉两名箱子后的警察,在前面的箱子上有药包可拿,继续前行会遇到戴防毒面具的警察投掷瓦斯弹,主角迅速跳上货架上面寻找出路离开。接下来的行动不能跳到地面上,否则由于毒气的作用会迅速致死。首先货架顶部按逆时针方向跑过去,尽头的铁丝网可以爬到上面,往左横移落身到货架上,往前由通风管道跑过去,中途管道会断裂下去,马上起跳跃到前面的管道上,不远处就是一个平台,踢碎上面的天窗落到里面的屋子里。
出屋干掉两名警察,往前在网墙的另一侧有四名警察射击,不用理会他们跑到柱子后面恢复体力,进入一条宽阔的走廊,往前在房间内发现有很多员工在检查信件,按照斯帕克斯的提示要在附近找一间控制室。往左边跑过去翻过铁网墙到货仓,杀掉四名警察后穿过卷帘门,穿过一道门来到行政人员办公区,走到拐角往左边的隔断找门进去,穿过办公室和库房来到有控制台的房间,由两名工作人员的背后按下按钮,再由他们左侧的门离开。下铁梯后穿过一片检货区,杀掉数名警察往前翻越一道铁网墙,进入右墙的一道绿门回到一楼大厅。
进入载货电梯到二层,往前找到邮箱拿到包裹,不料这时一群警察赶到发射密集的瓦斯弹,还好奈奥碧手持霰弹枪来个美人救英雄,主角才躲过一劫。将所有的警察杀光电梯门才会打开,回到一楼大厅正要推开大门出去,结果警报响起出口被封锁,大厅里马上布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察,这里有很多的石柱可以藏身并恢复体力,逐个接近敌人杀掉,清除完由柜台左边的门进去,穿过数道门上楼梯来到二层平台。
平台发生断裂后接听斯帕克斯的电话,说经理室附近有电梯以可逃离。往前跳下平台到一层,到达一片着火的区域,这里是一片不小的迷宫,并且会遭遇大批的警察,敌人比较分散可以逐队清除,注意随时驻留恢复体力。穿过废墟找到一扇进去,上楼梯回到控制室穿出去,杀过一间仓库往左边进入经理室,然后按照斯帕克斯的指引由窗户飞身跃下,落到一辆货柜车上,不过计算的力道有所偏差高斯特还是掉在了地上,这时奈奥碧飞车赶至,主角跳进汽车展开一场城市飚车大追杀。
街道追杀(City Driving)
下面是纯射击单元,与《VR 战警》所不同的是这次消灭的是警察,在夜幕的掩护下,在重金属的摇滚乐中,主角疯狂地朝警车扫射,此伏彼起的警笛尖啸中但见火光冲天,轰隆爆裂声时闻于耳,掺杂在音乐节奏里甚是畅快刺激。最后汽车拐入深巷中,这回奈奥碧的驾驶技术出了点意外,高斯特被狠狠地抛出了车外
屋顶(City Rooftops)
斯帕克斯说在附近的屋顶就有电话,于是爬上木梯到屋顶平台,往前跑过去一个飞跃跳到前面楼顶,漂亮的前滚翻落地。由前面的铁梯爬上去再由波纹铁板滑到下面,继续爬一道竖梯走到一道门前,本以为可以逃出生天,结果门刚打开就被一脚踢飞,干探史密斯从里面走了出来,奈奥碧在后面开枪躲击,但都被这家伙灵巧闪开了,高斯特趁机翻身跳下这层平台。
接下来是惊险的逃亡历程,沿途会有很多复制的史密斯朝主角射击。在开始往前利用烟囱来躲避史密斯的子弹,到右前方可看到对面的竖梯,飞身跳过去爬上竖梯往右转,另一个史密斯在高处平台射击,利用柱子和矮墙来躲避子弹,往右前方向跑跳到对面屋顶,注意右侧铁网墙里还有个史密斯,迅速冲到墙后面。沿墙往右绕过去在小屋前干掉两名警察,往前跳过锈蚀的铁皮屋顶,到尽头跳到对面的废屋里。跳下去再由石块攀到对面平台,跑到尽头飞身跃上对面的竖梯,这时看到又有一个史密斯由尽头跳了下来,绕过断墙往左边闪过去,观察左下方有一间废屋,飞身跃过去跳落地面,杀掉两名警察马上上楼梯,动作慢的话会被史密斯追上。由屋顶跳过去爬竖梯,最后到达屋顶有电话的房间
机场(The Airport)
沟渠追踪(The Aqueduct)
这时一架武装直升机逼近控制塔,主角要尽快地朝它射击,射中几弹后会收到任务指令,要尽快离开控制塔顶,这时楼梯的入口已被打开,跳下楼梯与索伦会面,得知艾克塞尔已被转移到另一架运输机,于是两人夺下两辆警车朝起飞的运输机追去,结果索伦的车冲入运输机的货舱,而高斯特则尾随着飞机追过去。
接下来的熟悉一下汽车的驾驶,注意不规整的路面有很多的障碍物,如土堆、裸露的钢筋等,飞机还不时地往路面投放障碍物,对玩家的驾驶技术是很大的考验。在超过飞机后会有三辆警车追上来,尽量甩开它们,被射中的话车辆会严重受损。沿着公路继续行驶,当看到有路障标志时注意减速,左转驶进一道大门穿一道小巷,然后往左滑下斜坡进入桥洞,再往右上斜坡穿过另一座桥洞,一路开过去最后发生与对话,接着前方会出现一辆史密斯驾驶的警车,沿着一条渠道追下去关卡结束。
城下水道(The Sewers)
在虚拟世界中与队友会合,结果在逃避追杀的途中高斯特不小心由一条下水道滑了下去,接着要想办法到达顶部有电话的平台。往前沿管道走过去,贴墙边往右转,越过墙壁进入壁室继续前行,在瀑布后面爬上一道红色竖梯,沿顺时针方向跑上斜坡,到尽头往回转找楼梯上去,攀上石台爬竖梯,穿过拱门踏上管道和平台,往右侧找到两根直立的管道,在管道的后面可找到另一个竖梯。爬上去后准备战斗,杀掉两名警察往左边绕过去,找到竖梯爬到顶部天桥,在一侧找到竖井爬下去,往一侧找到有电话的吊桥不想跑过去发现大队的警察,现在使用电话还异常危险。爬回桥面后往一侧闪过去,利用建筑的掩护依次射杀分布在高低远近的四五名狙击手,这时出现任务提示,走近电话边接听来电(F键)。
在装配室选好了武器,回到吊桥上往桥头那个巨大的风扇跑过去,扔一颗手榴弹将风扇炸毁,跑上斜坡由风扇入口进入隧道,然后往右侧的竖井爬下去。往前下另一道竖梯到地窖的走廊通道,杀死一批警察往前见到墙上有“水力电站”的标牌,进门后往左转上竖梯,拨枪消灭平台远近的敌人,往前越到对面平台上,左前方有管道喷发炽热的蒸汽,由旁边的竖爬下去沿着通道顺时针跑去,遇岔路左转找到一口竖井,跳下去后往左转,尽头是一道铁管和铁丝网组成的墙壁,射杀对面的警察,往右边的木桌攀上平台,再跳到墙壁的另一侧。
往前可看到很多的圆柱体建筑,很多枪手在上面朝下射击,逐一射杀后往前在一个控制台上找到阀门,转动它可看到红色管道被关闭的动画。然后跳回地面绕到左侧找到一道竖梯爬上去,找到通道尽头的竖井跳下去。
往前行找到一个涡轮转动装置,站到它的左侧爬到顶部会触发动画,结果装置下面有炸弹被引爆,高斯特再次被摔到更低的一层大厅。往前穿过拱门和走廊,在一处围栅里找到竖梯爬上去,清楚附近的几名警察,往前走可看到对面墙上有个巨大的管道入口,右上方两位战友(Ice and Ccorrupt)站在天桥上朝下射击,下面要用手雷炸开那个管道入口,但要小心不要伤及同伴的性命,屏幕左边会多出两位同伴的生命槽,他们一旦死亡主角的任务也告失败,最后由炸开的入口离开。
跳下平台沿着散放着烟雾的锈蚀管道前行,尽头是一道风扇,往右侧拐找到竖梯爬上去,左拐过空中天桥杀掉三名过来的警察,穿过铺设管路的走廊来到四角有圆形立柱的天井,下五段楼梯来到下层的通道入口,穿出去再过一段天桥,这时会有提示说这里的光线太暗,由左侧的竖梯爬到下面,在地上找到一只手电筒,回到天桥在前面的通道出口看到一群警察朝某处迅速汇集,看来他们是前去抓捕一名战友的,尾随上去阻止他们的计划。
出通道往右转跳下水渠往前跑过去,遇到一群警察正在围袭沃斯特(Wurm),将这群家伙清掉后看到沃斯特逃开了,身后仍有警察追随着,先不用管她。沿着水渠往另一端杀过去,两侧都分布着不少的敌人,建议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到尽头有两条岔路,左边是死路,由右边的圆形通道跑下去,一个鱼跃前扑飞过断桥,穿出前方的管道跳下去。
由起始处往左转两次看到一个管道入口,进去杀三名警察能找到一个药包。返回来继续沿水渠行进,在尽头埋伏有五六名警察,远远射杀后跑过去,由左侧的门进入一条通道。右转沿楼梯下去,正前方的门不能开启,两侧的圆形水道都通往同一地点,穿出去射杀下面的警察跳到下平台,绕到对面由红色竖梯爬下去。穿过右边的铁门过一条木板桥,注意左侧墙上的管道里有伏兵,杀掉后由木板攀入管道。
穿出管道可以看到对面的管道入口,不过距离太远不能直接跳过去。先射杀附近的枪手,往右边贴墙横移过去到达对面的管道口,再往站到入口左侧的方台上,往下跳到损坏的管道上,沿着它往右前方找到缺口跳到里面。沿着破损的管道走下去,跳入通道右转爬竖梯,右转再过一道天桥,穿出弯曲的通道末端是一个圆形的房间,两侧的铁门内都有枪手伏击,杀掉后由地中央的竖井跳下去。
由通道跑到尽头看到前面的天桥在一声
由走廊穿出一间大寝室,由尽头的门返回到大厅。往右边的门进入客厅遇到一位美妇人,在一阵拥吻之后她为高斯特打开了书架后的密道。由螺旋状的楼梯下去是个地窖,往右下石阶来到阴森的酒窖,穿出去来到一个圆形的大厅,这时一名武士出现在面前,他叫休乔(Cujo),接下来是BOSS战,由于战场开阔可利用跑动的机会来恢复体力,打掉他一半血后他会跳到上面开枪射击,同时战场上跳出两名打手,杀掉他们后休乔又跳回来打,这次将他结果后由另一端的通道离开。
前面是一片地牢区,沿通道跑到尽头是一道厚重的大门,由小窗看到奈奥碧被缚在案板上,堡主将一些粉末洒在她的身上。等堡主和打手离开后,推门进入刑讯室将奈奥碧负在肩上,这时身后两名打手出现,将他们解决后继续逃离。奈奥碧醒来后,两人搀扶着往前行进,在尽头的房间遇到被囚禁的锁匠拿到一把钥匙,用它打开牢房大门穿出去,遇到两个白衣白发的孪生兄弟,两人快速抢到一辆汽车飞驰离开城堡。
城市地下(Under the City)
又是城市街道驾车枪战,驾驶仍由奈奥碧负责,主角朝后射击追来的双胞胎兄弟,同时那些呼啸的警车也要在逼近时击爆,否则会阻扰奈奥碧的驾驶,不断地撞击车体改变行驶方向,或横亘于公路上使车辆停顿下来,本关只要在追击之下坚持到一定时间即可过关。
禅房花园(The Zen Garden)
回到基地奈奥碧并末感到些许的开怀,认为莫菲斯在的话不会很快回到这里,其中缘由她也说不清楚。晚上高斯特进入系统的花园练功,崔妮蒂(Trinity)也来到了这里,两人谈话的口吻仍是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结果比试之下高斯特还是稍胜一筹,两人于是在花园里坐下来聊天,两人都认为救世主的出现会终结这场战争,不过这种信念也是找不到缘由的,他们只能按照自已的信仰做下去,信仰远远超越于缘由。两人醒来后崔妮蒂劝高斯特尽快找一个女朋友,高斯特推说为了修行要禁色节欲,被崔妮蒂挪谕了一番。
高速公路(The Freeway)
詹森(Jason)为了保护心爱的人而不让奈奥碧出战,在他心里始终认为人类敌不过机械王国的强大,不过奈奥碧还是决心周旋到底,然后她和高斯特一些去寻找墨菲斯。接下来仍是汽车追逐战,这一次要清除前方沿途的的警车,直到找到一辆货柜车,墨菲斯正站在上面与史密斯搏斗,汽车驶近后墨菲斯跳跃下来,又飞身扑向后面的货车,结果几辆车连续相撞,墨菲斯与救下的锁匠在火海中飞行,危急时刻救世主尼欧出现了
核电站(The Power Plant)
由天窗跳到走廊后,往走廊末端跑过去是一个有设备围栏的房间,杀掉两名敌人穿出去,爬竖梯到上层平台,往前过石梁跳下平台会收到提示,奈奥碧已经清除掉狙击手,下一步是找到发电机并毁掉它。由平台一层层跳到下面,清除很多方柱后面的警员,往右边绕过去爬平台找到一只电柜上的开关,按下开关会看到奈奥碧扔下狙击手的动画。由另一侧跳下平台,爬上两段竖梯进入建筑物的内部走廊通道。
沿走廊往前跑过去找到了奈奥碧,对话之后她跑到院落需要高斯特的火力掩护,首先要清除院落四周的狙击手,右侧平台上有两名,左边楼顶有两名,杀掉四名枪手后院落里会出现数名警察,替奈奥碧将他们全部射杀,奈奥碧这时可以跑到另一个位置了。往左边杀两名警察,由墙上的铁网爬到上面平台,杀两名警察后接到提示,这时站到阳台边沿朝庭院射击,杀掉下面的警察后奈奥碧又可以移动了。往前沿着墙上的铁条爬上两层平台,再攀越两道短墙,沿着平台一路跳下去,进入走廊后一路跑进去进来一个大厅。
注意中央的平台挡板后面会出现一排枪手,小心扫射杀光,沿着左边的回廊阳台跑动,继续杀掉中央平台的敌人,往左边的门进入走廊穿出去,再往左爬上平台到达堆放木料的地方,由墙上的铁网攀上平台再跳下去,上楼梯来到库房的另一侧清除敌人,这里有很多的木箱,其中上面有药包可拿。在墙边找到竖梯爬上去,射杀左上方平台的警察,由木板跳上平台,往前由横梁上跳下去,穿出走廊来到下一区域。
跟随着一辆运输车潜入一座车库的院落,在货柜车之间有五六名枪手分布着,注意利用货车掩藏身形逐个射杀掉院落里埋伏的枪手。进入核原料储藏库,天桥上和原料桶的后面都埋伏的敌兵,穿出这个库房进入走廊,穿出去在下一个院落上楼梯到屋顶,与飞船里的斯帕克斯通话后拿到一支榴弹枪。
由铁梯回到院落会发现有警察出入院落,一发榴弹就能结果他们。进入打开的卷帘门到走廊往右转,这里是一个有许多变压器的车间,其间有大量的警察埋伏着,这里不着重于战斗只求自保就行了,目的是穿越这庞大的迷宫到达一幢建筑的楼顶,因此在跑动中要往前面固定的方向跑,由于场景和设备极为相似,请以空中的电线杆或高建筑物为参照物,最后跑到一幢楼房外面,由一道竖梯爬上楼顶。
下一步要前往核废料仓库,进入大门后射杀大厅里的伏兵,带有红色标识的原料桶可以击爆,附近的敌人会瞬间灰飞烟灭,上阶梯到中央平台上拿
跳下卡车沿小巷往左边跑过去,找到楼梯下去穿过一条地下通道,出去到街上就可看到警局了,检查警车的后备箱拿到手雷,由警局牌子右边的胡同进入一道门,往右由轮胎店的门出去到达街道另一侧,左转进入胡同找到铁梯跑到顶端进门,由平台右侧的门进入屋里。回到街上往左侧跑过去,这时前方一辆汽车燃起大火阻住去路,往左边墙上找竖梯爬到阳台拿到榴弹枪,往前面跳到汽车另侧的街道上,继续往前跑到尽头,左边玻璃窗内会跳出一名复制人,这时沿墙边往右侧跑,攀上木箱跳入街道一直跑到尽头。
由猪肉铺推门出去往右上楼梯,中途会跳出一名复制人,出屋沿着木制平台一直往右面跑过去,跳下去沿街道到尽头左转到一间厂房,穿出去跳过桥进入大楼。上木梯沿着“EXIT”的标志一路往上跑,最后来到楼顶平台发现有很多楼房的平台都由木板相连接的,走过六块木板后由平台的小屋进去,一直上楼梯来到顶层,由平台尽头的脚手架一跃跳到教堂内部,接下来看精采刺激的动画吧。
摩天大楼(The Skyscraper)
在开始位于大楼的顶层正在施工装修的房间里,转身往窗户处跑过去会遇到两个复制的史密斯,他们是打不死的不宜缠斗,由窗边攀上木板垛跳到右侧,跑出去上楼梯会遇到另一个复制人,这时由窗户跳到外面的脚手架平台上,沿平台往前绕过去,不旦后有追兵,屋里还有个复制人朝窗外射击,没跑多远脚手架的木板坍塌了下去,高斯特与复制人都落到了下层,往前跳到窗里再由另一扇窗户跳出去。接下来要利用脚手架一路往下面跑,当没有路可走时可以尝试进入屋里,由另一侧的窗口出去,然后再找到一条脚手架平台一路跑到上层,到末端一个远跳撞碎玻璃落到屋内。与斯帕克斯通话后撞开大门来到会议室,这时退路已锁上,等复制人出现后由他撞开的墙洞来到走廊,迅速往右前方的电梯跑过去
飞船逃杀(Onboard the Logos)
这是最后紧张的射击关卡,斯帕克斯驾驶飞船逃离漫长的管道,高斯特则操纵飞船上的机枪来对付后面追袭的机械水母群,射杀的过程中注意水母的远近,集中火力跟踪并消灭最近的单位,在坚持五分钟左右斯帕克斯会尝试寻找下落的地点,飞船开始在岩洞中行进,身后仍被那些机械怪物纠缠着,最后奈奥碧决定使用E.M.P的力量来摧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