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技术群

黑客入侵,黑客基地,黑客组织,网站黑客,黑客平台

踏花行木马病毒(发现推装病毒疯花木马)

本文导读目录:

怎样彻底清除木马病毒?

 一、使用正确的杀毒方法

1、在安全模式或纯DOS模式下清除病毒

当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图方便,在正常模式下清除病毒,但这种方法往往是不能干净清除病毒的。

这里说的正常模式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实模式(Real Mode),这里通俗点说了。其包括正常模式的Windows和正常模式的Windows下的"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

在正常模式下,由于带毒的文件正在运行,是无法对这些文件直接进行操作的。从现今的反病毒技术和病毒来看,绝大部分病毒都不可能在正常模式下简单的就可以彻底清除了的。很多一些朋友误以为只要装上反病毒软件,软件可以彻底清除计算机上的病毒,当病毒无法彻底清除的时候就认为软件不好,这是很错误的!

建议在查杀病毒的时候,要在安全模式(Safe Mode)或者纯DOS下进行清除。对于现在大多数流行的病毒,如蠕虫病毒、木马程序和网页代码病毒等,都可以在安全模式下清除,不必要像以前那样必须要用软盘启动杀毒;但对于一些引导区病毒和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才需要在纯DOS下杀毒(建议用干净软盘启动杀毒)。而且,当计算机原来就感染了病毒,那就更需要在安装反病毒软件后(升级到最新的病毒库),在安全模式(Safe Mode)或者纯DOS下清除一遍病毒了!

2、不要使用网页在线杀毒

我想这也是很多朋友使用的杀毒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和上述的一样,同样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同时,由于利用了IE的特殊功能,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而且一般反病毒厂商也不会提供全面的病毒库文件,所以这种方法充其量只能查出计算机上是否感染流行的病毒,而不能实际的进行清除病毒。而且,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这样就能干净清除病毒的话,那么厂商就没必要销售反病毒软件了。^o^

二、带毒文件存在于特定的目录或文件中的清除方法

这里所说的是由于某些目录和文件的特殊性,无法直接清除(包括安全模式下杀毒等一些方式杀毒),而需要某些特殊手段清除的带毒文件。以下所说的目录均包含其下面的子目录。

1、带毒文件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目录下

由于这个目录下的文件,Windows会对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未经证实)。所以对这个目录下的带毒文件即使在安全模式下也不能进行清除,对于这种情况,请先关闭其他一些程序软件,然后打开IE,选择IE工具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选择"删除文件"删除即可,如果有提示"删除所有脱机内容",也请选上一并删除。

2、带毒文件在\_Restore目录下,*.cpy文件中

这是系统还原存放还原文件的目录,只有在装了Windows Me/XP操作系统上才会有这个目录,由于系统对这个目录有保护作用。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先取消"系统还原"功能,然后将带毒文件删除,甚至将整个目录删除也是可以的。

3、带毒文件在.rar、.zip、.cab等压缩文件中

现今能支持直接查杀压缩文件中带毒文件的反病毒软件还很少,即使有也只能支持常用的一些压缩格式;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反病毒软件来说,最多只能检查出压缩文件中的带毒文件,而不能直接清除。而且有些加密了的压缩文件就更不可能直接清除了。

要清除压缩文件中的病毒,建议解压缩后清除,或者借助压缩工具软件的外挂杀毒程序的功能,对带毒的压缩文件进行杀毒。

4、病毒在引导区或者SUHDLOG.DAT或SUHDLOG.BAK文件中

这种病毒一般是引导区病毒,报告的病毒名称一般带有boot、wyx等字样。如果病毒只是存在于移动存储设备(如软盘、闪存盘、移动硬盘)上,就可以借助本地硬盘上的反病毒软件直接进行查杀;如果这种病毒是在硬盘上,则需要用干净的可引导盘启动进行查杀。

对于这类病毒建议用干净软盘启动进行查杀,不过在查杀之前一定要备份原来的引导区,特别是原来装有别的操作系统的情况,如日文Windows、Linux等。

如果没有干净的可引导盘,则可使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应急杀毒:

(1) 在别的计算机上做一张干净的可引导盘,此引导盘可以在Windows 95/98/ME系统上通过"添加/删除程序"进行制作,但要注意的是,制作软盘的操作系统须和自己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相同;

(2) 用这张软盘引导启动带毒的计算机,然后运行以下命令:

A:fdisk/mbr

A:sys a: c:

如果带毒的文件是在SUHDLOG.DAT或SUHDLOG.BAK文件中,那么直接删除即可。这是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对硬盘引导区做的一个备份文件,一般作用不大,病毒在其中已经不起作用了。

5、带毒文件的后缀名是.vir、.kav、.kbk等

这些文件一般是一些防毒软件对原来带毒的文件做的备份文件,一般情况下,如果确认这些文件已经无用了,那就将这些文件删除即可。

6、带毒文件在一些邮件文件中,如dbx、eml、box等

有些防毒软件可以直接检查这些邮件文件中的文件是否带毒,但往往不能对这些带毒的文件直接的进行操作,对于一些邮箱中的带毒的信件,可以根据防毒软件提供的信息找到那带毒的信件,删除信件中的附件或者删除该信件;如果是eml、nws一些信件文件带毒,可以用相关的邮件软件打开,确认该信件及其附件,然后删除相关内容。一般有大量的eml、nws的带毒文件的话,都是病毒自动生成的文件,建议都直接删除。

7、文件中有病毒的残留代码

这种情况比较多见的就是带有CIH、Funlove、宏病毒(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和Wordpro等文档中的宏病毒)和个别网页病毒的残留代码,通常防毒软件对这些带有病毒残留代码的文件报告的病毒名称后缀通常是int、app等结尾,而且并不常见,如W32/FunLove.app、W32.Funlove.int。一般情况下,这些残留的代码不会影响正常程序的运行,也不会传染,如果需要彻底清除的话,要根据各个病毒的实际情况进行清除。

8、文件错误

这种情况出现的并不多,通常是某些防毒软件将原来带毒的文件并没有很干净地清除病毒,也没有很好的修复文件,造成文件无法正常使用,同时造成别的防毒软件的误报。这些文件可以直接删除。

9、加密的文件或目录

对于一些加密了的文件或目录,请在解密后再进行病毒查杀。

10、共享目录

这里包括两种情况:本地共享目录和网络中远程共享目录(其中也包括映射盘)。

遇到本地共享的目录中的带毒文件不能清除的情况,通常是局域网中别的用户在读写这些文件,杀毒的时候表现为无法直接清除这些带毒文件中的病毒,如果是有病毒在对这些目录在写病毒操作,表现为对共享目录进行清除病毒操作后,还是不断有文件被感染或者不断生成病毒文件。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建议取消共享,然后针对共享目录进行彻底查杀,恢复共享的时候,注意不要开放太高的权限,并对共享目录加设密码。

对远程的共享目录(包括映射盘)查杀病毒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本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干净的,同时对共享目录也有最高的读写权限。如果是远程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话,建议还是直接在远程计算机进行查杀病毒。

特别的,如果在清除别的病毒的时侯都建议取消所有的本地共享,再进行杀毒操作。在平时的使用中,也应注意共享目录的安全性,加设密码,同时,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直接读取远程共享目录中的文件,建议拷贝到本地检查过病毒后再进行操作。

11、光盘等一些存储介质

对于光盘上带有的病毒,不要试图直接清除,这是神仙也做不到的事情。同时,对另外一些存储设备查杀病毒的,也需要注意其是否处于写保护或者密码保护状态。

木马病毒对电脑有什么危害?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木马”与计算机网络中常常要用到的远程控制软件有些相似,但由于远程控制软件是“善意”的控制,因此通常不具有隐蔽性;“木马”则完全相反,木马要达到的是“偷窃”性的远程控制,如果没有很强的隐蔽性的话,那就是“毫无价值”的。

一个完整的“木马”程序包含了两部分:“服务器”和“控制器”。植入被种者电脑的是“服务器”部分,而所谓的“黑客”正是利用“控制器”进入运行了“服务器”的电脑。运行了木马程序的“服务器”以后,被种者的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端口被打开,使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打开的端口进入电脑系统,安全和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病毒是附着于程序或文件中的一段计算机代码,它可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一边传播一边感染计算机。病毒可损坏软件、硬件和文件。

病毒 (n.):以自我复制为明确目的编写的代码。病毒附着于宿主程序,然后试图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可能损坏硬件、软件和信息。

与人体病毒按严重性分类(从 Ebola 病毒到普通的流感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也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产生一些干扰,重者彻底摧毁设备。令人欣慰的是,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真正的病毒不会传播。必须通过某个人共享文件和发送电子邮件来将它一起移动。

“木马”全称是“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原指古希腊士兵藏在木马内进入敌方城市从而占领敌方城市的故事。在Internet上,“特洛伊木马”指一些程序设计人员(或居心不良的马夫)在其可从网络上下载(Download)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外挂、或网页中,包含了可以控制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或通过邮件盗取用户信息的恶意程序,可能造成用户的系统被破坏、信息丢失甚至令系统瘫痪。

一、木马的特性

特洛伊木马属于客户/服务模式。它分为两大部分,既客户端和服务端。其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端),另一台主机接受服务(客户端),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进行监听。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应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来答应客户机的请求。这个程序被称为进程。

木马一般以寻找后门、窃取密码为主。统计表明,现在木马在病毒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在近年涌起的病毒潮中,木马类病毒占绝对优势,并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愈演愈烈。木马是一类特殊的病毒,如果不小心把它当成一个软件来使用,该木马就会被“种”到电脑上,以后上网时,电脑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黑客”,他便能通过跟踪击键输入等方式,窃取密码、信用卡号码等机密资料,而且还可以对电脑进行跟踪监视、控制、查看、修改资料等操作。

二、木马发作特性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如果您发现:计算机反应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硬盘在不停地读写,鼠标不听使唤,键盘无效,自己的一些窗口在被关闭,新的窗口被莫名其妙地打开,网络传输指示灯一直在闪烁,没有运行大的程序,而系统却越来越慢,系统资源站用很多,或运行了某个程序没有反映(此类程序一般不大,从十几k到几百k都有)或在关闭某个程序时防火墙探测到有邮件发出……这些不正常现象表明:您的计算机中了木马病毒。

三、木马的工作原理以及手动查杀介绍

由于大多玩家对安全问题了解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了“木马”该怎么样清除。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知道“木马”的工作原理,这样就会很容易发现“木马”。相信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成为一名查杀“木马”的高手了。(如果成不了高手建议大家用皮筋打斑竹家玻璃,嘿嘿)

“木马”程序会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主要途径有:在任务栏中隐藏自己,这是最基本的只要把Form的Visible属性设为False。ShowInTaskBar设为False,程序运行时就不会出现在任务栏中了。在任务管理器中隐形:将程序设为“系统服务”可以很轻松地伪装自己。

A、启动组类(就是机器启动时运行的文件组)

当然木马也会悄无声息地启动,你当然不会指望用户每次启动后点击“木马”图标来运行服务端,(没有人会这么傻吧??)。“木马”会在每次用户启动时自动装载服务端,Windows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木马”都会用上,如:启动组、win.ini、system.ini、注册表等等都是“木马”藏身的好地方。通过win.ini和system.ini来加载木马。在Windows系统中,win.ini和system.ini这两个系统配置文件都存放在C:windows目录下,你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可以通过修改win.ini文件中windows节的“load=file.exe,run=file.exe”语句来达到木马自动加载的目的。此外在system.ini中的boot节,正常的情况下是“Shell=Explorer.exe”(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命令解释器)。下面具体谈谈“木马”是怎样自动加载的。

1、在win.ini文件中,在[WINDOWS]下面,“run=”和“load=”是可能加载“木马”程序的途径,必须仔细留心它们。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等号后面什么都没有,如果发现后面跟有路径与文件名不是你熟悉的启动文件,你的计算机就可能中上“木马”了。当然你也得看清楚,因为好多“木马”,如“AOLTrojan木马”,它把自身伪装成command.exe文件,如果不注意可能不会发现它不是真正的系统启动文件。

通过c:windowswininit.ini文件。很多木马程序在这里做一些小动作,这种方法往往是在文件的安装过程中被使用,程序安装完成之后文件就立即执行,与此同时安装的原文件被Windows删除干净,因此隐蔽性非常强,例如在wininit.ini中如果Rename节有如下内容:NUL=c:windowspicture.exe,该语句将c:windowspicture.exe发往NUL,这就意味着原来的文件pictrue.exe已经被删除,因此它运行起来就格外隐蔽。

2、在system.ini文件中,在[BOOT]下面有个“shell=文件名”。正确的文件名应该是“explorer.exe”,如果不是“explorer.exe”,而是“shell=explorer.exe程序名”,那么后面跟着的那个程序就是“木马”程序,就是说你已经中“木马”了。

win.ini、system.ini文件可以通过“开始”菜单里的“运行”来查看。只要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后点击“确定”按钮就行了。(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对计算机不是很了解,请不要输入此命令或删除里边的文件,否则一切后果和损失自己负责。斑竹和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3、对于下面所列的文件也要勤加检查,木马们也可能隐藏在

C:\windows\winstart.bat和C:\windows\winnint.ini,还有Autoexec.bat

B、注册表(注册表就是注册表,懂电脑的人一看就知道了)

1、从菜单中加载。如果自动加载的文件是直接通过在Windows菜单上自定义添加的,一般都会放在主菜单的“开始-程序-启动”处,在Win98资源管理器里的位置是“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启动”处。通过这种方式使文件自动加载时,一般都会将其存放在注册表中下述4个位置上: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2、在注册表中的情况最复杂,在点击至:“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目录下,查看键值中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自动启动文件,扩展名为EXE,这里切记:有的“木马”程序生成的文件很像系统自身文件,想通过伪装蒙混过关,如“AcidBatteryv1.0木马”,它将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Explorer键值改为Explorer=“C:\WINDOWS\expiorer.exe”,“木马”程序与真正的Explorer之间只有“i”与“l”的差别。当然在注册表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隐藏“木马”程序,如:“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HKEY-USER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的目录下都有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再在整个注册表中搜索即可。

3、此外在注册表中的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open\command=

“1”“*”处,如果其中的“1”被修改为木马,那么每次启动一个该可执行文件时木马就会启动一次,例如著名的冰河木马就是将TXT文件的Notepad.exe改成!了它自己的启动文件,每次打开记事本时就会自动启动冰河木马,做得非常隐蔽。

注册表可以通过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来查看。需要说明的是,对系统注册表进行删除修改操作前一定要将注册表备份,因为对注册表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木马的隐藏较隐蔽,可能会有一些误操作,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将备份的注册表文件导入到系统中进行恢复。(次命令同样很危险,如不懂计算机请不要尝试。切记)

C、端口(端口,其实就是网络数据通过操作系统进入计算机的入口)

1、万变不离其宗,木马启动都有一个方式,它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启动。所以平常多注意你的端口。一般的木马默认端口有

BO31337,YAL1999,Deep2140,Throat3150,冰河7636,Sub71243

那么如何查看本机开放哪些端口呢?

在dos里输入以下命令:netstat-an,就能看到自己的端口了,一般网络常用端口有:21,23,25,53,80,110,139,如果你的端口还有其他的,你可要注意了,因为现在有许多木马可以自己设定端口。(上面这些木马的端口是以前的,由于时间和安全的关系现在好多新木马的端口我不知道,也不敢去试,因为技术更新的太快了,我跟不上了。55555555555555)

2、由于木马的运行常通过网络的连接来实现的,因此如果发现可疑的网络连接就可以推测木马的存在,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Windows自带的Netstat命令来查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任何上网操作,在MS-DOS窗口中用Netstat命令将看不到什么信息,此时可以使用“netstat-a”,“-a”选项用以显示计算机中目前所有处于监听状态的端口。如果出现不明端口处于监听状态,而目前又没有进行任何网络服务的操作,那么在监听该端口的很可能是木马。

3、系统进程:

在Win2000/XP中按下“CTL+ALT+DEL”,进入任务管理器,就可看到系统正在运行的全部进程,一一清查即可发现木马的活动进程。

在Win98下,查找进程的方法不那么方便,但有一些查找进程的工具可供使用。通过查看系统进程这种方法来检测木马非常简便易行,但是对系统必须熟悉,因为Windows系统在运行时本身就有一些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进程在运行着,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操作,木马还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来的。

四、软件查杀木马介绍

上面所介绍的都是以手工方式来检测或者清除木马,但一般情况下木马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发现,木马是很会隐藏的哦。幸好在已经有了不少的反木马软件。下面介绍几款软件,

1、瑞星杀毒软件。

2、个人版天网防火墙。根据反弹式木马的原理,就算你中了别人的木马,但由于防火墙把你的计算机和外界隔开,木马的客户端也连接不上你。防火墙启动之后,一旦有可疑的网络连接或者木马对电脑进行控制,防火墙就会报警,同时显示出对方的IP地址、接入端口等提示信息,通过手工设置之后即可使对方无法进行攻击。不过对于一些个别机器来说,运行天网会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

3、木马克星。目前具我所知,是只查杀木马的软件,也是能查杀木马种类最多的软件。顾名思义,木马克星不克乾坤无敌槌也不克北冥槌法,专克各种木马。但也不是绝对哦,好象“灰鸽子”能屏蔽掉木马克星。(听说而已没试过哦。“灰鸽子”也是一种木马,和冰河差不多。)(现在木马克星大多是没注册的版本。用木马克星查木马时,要是提示你发现木马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除,这只是作者的一个小手段,其实他的意思是如果发现木马,那么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楚,要是真的发现了木马,软件会告诉你木马的具体位置和名字是什么。我们用其他的软件和手段清除不就行了)

4。绿鹰PC万能精灵。他会实时监控你的计算机,看着“系统安全”心理舒服多了。

有了类似的这些防护软件,你的计算机基本上是安全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可以把木马伪装易容的程序(不知道是哪个高手搞的,很是厉害),就是把木马本体根据排列组合生成多个木马,而杀毒软件只能查杀他们的母体。而后生成的木马就不能查到了,所以手动人工的清除木马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地。

软件查杀其他病毒很有效,对木马的检查也是蛮成功地,但彻底地清除不很理想,因为一般情况下木马在电脑每次启动时都会自动加载,而杀病毒软件却不能完全清除木马文件,总的说来,杀病毒软件作为防止木马的入侵来说更有效。

五、木马的防御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装备可以换人民币的浪潮,木马的传播越来越快,而且新的变种层出不穷,我们在检测清除它的同时,更要注意采取措施来预防它,下面列举几种预防木马的方法。(大家的意见,我借用而已)

1、不要下载、接收、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

很多木马病毒都是通过绑定在其他的软件或文件中来实现传播的,一旦运行了这个被绑定的软件或文件就会被感染,因此在下载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推荐去一些信誉比较高的站点。在软件安装之前一定要用反病毒软件检查一下,建议用专门查杀木马的软件来进行检查,确定无毒和无马后再使用。

2、不要随意打开邮件的附件,也不要点击邮件中的可疑图片。(后边另外介绍一个关于邮件的例子,大家注意收看。)

3、将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将Windows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一些文件扩展名为vbs、shs、pif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如果碰到这些可疑的文件扩展名时就应该引起注意。

4、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如果因工作等原因必须将电脑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开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将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5、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木马防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网时最好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PC万用精灵等软件一般都能实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此外如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等进行监控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6、经常升级系统。很多木马都是通过系统漏洞来进行攻击的,微软公司发现这些漏洞之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补丁,很多时候打过补丁之后的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木马防范办法。

六、木马传播的个别范例(给大家介绍一个邮件类的)

1、来自网络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了,一些带木马的恶意网页会利用软件或系统操作平台等的安全漏洞,通过执行嵌入在网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的JavaApplet小应用程序、javascript脚本语言程序、ActiveX软件部件交互技术支持可自动执行的代码程序,强行修改用户操作系统的注册表及系统实用配置程序,从而达到非法控制系统资源、破坏数据、格式化硬盘、感染木马程序、盗取用户数据资料等目的。

目前来自网页的攻击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编辑的脚本程序修改IE浏览器;另外一种是直接破坏Windows系统。前者一般会修改IE浏览器的标题栏、默认主页或直接将木马“种”在你的机器里等等;后者是直接锁定你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然后对系统进行破坏。

(作者插言):还好目前盗取千年用户名和密码的“木马”功能还仅仅是偷盗行为,没有发展成破坏行为。要不然号被盗了,在顺便把硬盘被格式化了。那样想第一时间找回密码就都没可能。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啊门我弥佗佛)

下边是正题了,大家看仔细了!

假如您收到的邮件附件中有一个看起来是这样的文件(或者貌似这类文件,总之是特别诱人的文件,而且格式还很安全。):QQ靓号放送.txt,您是不是认为它肯定是纯文本文件?我要告诉您,不一定!它的实际文件名可以是QQ靓号放送.txt.{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

{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在注册表里是HTML文件关联的意思。但是存成文件名的时候它并不会显现出来,您看到的就是个.txt文件,这个文件实际上等同于QQ靓号放送.txt.html。那么直接打开这个文件为什么有危险呢?请看如果这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您可能以为它会调用记事本来运行,可是如果您双击它,结果它却调用了HTML来运行,并且自动在后台开始通过网页加载木马文件。同时显示“正在打开文件”之类的这样一个对话框来欺骗您。您看随意打开附件中的.txt的危险够大了吧?

欺骗实现原理:当您双击这个伪装起来的.txt时候,由于真正文件扩展名是.{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也就是.html文件,于是就会以html文件的形式运行,这是它能运行起来的先决条件。

在某些恶意网页木马中还会调用“WScript”。

WScript全称WindowsScriptingHost,它是Win98新加进的功能,是一种批次语言/自动执行工具——它所对应的程序“WScript.exe”是一个脚本语言解释器,位于c:\WINDOWS下,正是它使得脚本可以被执行,就象执行批处理一样。在WindowsScriptingHost脚本环境里,预定义了一些对象,通过它自带的几个内置对象,可以实现获取环境变量、创建快捷方式、加载程序、读写注册表等功能。

最近听不少玩家反映,许多马夫通过冒充千年官方网站的办法给玩家发名字类似“您的千年密码确认函”、“您的千年资料保护建议”等的邮件,来骗取玩家的信任,来点击运行该木马邮件。希望广大玩家在点击这类邮件时一定要看清邮件是否来自于千年官方网站。如是来自其他什么网站或个人邮箱的,马上删除,记得一定要马上删除,别抱任何侥幸心理。

七、关于“木马”的防御(纯属个人意见,不付法律责任)

防止木马对在家上网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装一大堆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再新的木马只要传播速度快的话很快就会成为各种杀毒软件的战利品,除非此人专门定做个人木马)在加上天网防火墙(很多黑客就是利用口令和漏洞进行远程控制,该防火墙可以防止口令和漏洞入侵)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啦,除非是自己好奇或是不小心打开了木马服务端,我想这种情况还是占一定的比例!

但是对网吧上网的来说,再好的防御也是白撤。

据我所知,现在的网吧安全系数几乎等于00000000,现在最厉害的应该就是装个还“原精灵吧”,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东西用处不是很大,说是保护用户密码还不如说它是网吧保护系统的一种软件。现在的木马一般都是通过邮件方式传送密码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在输入框内输入你的密码之后,木马控制方就已经得到你的ID和密码了(一般不会超过三分钟)!对网吧上网的朋友来说,靠复制方法输入ID和密码算最安全的了,很多木马程序实际上就是一个键盘记录工具,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的键盘输入情况全部记录了下来,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好可怕哦,不过具我所知现在公安部和文化部已经明令禁止网吧安装还原精灵了,说是为了保留历史记录云云。唉~~就这么点防御手段也给封杀了,哭哦)

总之,家庭上网用户记得随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随时检查计算机进程,发现不明进程马上格杀,不浏览一些不明站点(我通常是靠域名来分析站点的可靠程度,一般一级域名都不会出现恶意代码和网页木马),更别随意接收别人给你发送的文件和邮件!

网吧防盗真的很困难了,什么人都有,复杂了,就算老板花钱去注册一个木马克星,呵呵。。。都没用,想做坏事的人同样能把他干掉~~~~我个人认为,网吧上网除了复制ID密码粘贴到输入框,其他的就得听天由命了~~~~~

八、关于大家都用的醉翁巷1.1G的说明

用了人家的软件,就总要替人家说句公道话。前些时候,有人说醉翁1.1G软件运行后,没什么反映。当关闭软件的一刹那,一些防护类软件提示:此软件正在监视本机键盘!!

其实就是醉翁巷中的hook.dll文件在作怪。下面给大家说说“勾子”的我问题。

什么是勾子

在Windows系统中,勾子(hook)是一种特殊的消息处理机制。勾子可以监视系统或进程中的各种事件消息,截获发往目标窗口的消息并进行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中安装自定义的勾子,监视系统中特定事件的发生,完成特定的功能,比如截获键盘、鼠标的输入,屏幕取词,日志监视等等。可见,利用勾子可以实现许多特殊而有用的功能。因此,对于高级编程人员来说,掌握勾子的编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勾子的类型

按使用范围分类,主要有线程勾子和系统勾子

(1)线程勾子监视指定线程的事件消息。

(2)系统勾子监视系统中的所有线程的事件消息。因为系统勾子会影响系统中所有的应用程序,所以勾子函数必须放在独立的动态链接库(DLL)中。这是系统勾子和线程勾子很大的不同之处。

醉翁巷中的hook.dll就是完成以上功能的程序,由于勾子对程序的特殊性,所以会有部分软件报告发现他在记录键盘动作,不过不会报告说他是木马。(呵呵搞的确实挺吓人的。不过就算它记录键盘动作,只要不发送就没太大危险了)

九、大总结(就是对上边的大总结啦)

大家知道了“木马”的工作原理,查杀“木马”就变得很容易,如果发现有“木马”存在,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将计算机与网络断开,防止黑客通过网络对你进行攻击。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机器的防护装备:(一共就5样)

XFILTER个人防火墙:这个防火墙没什么防病毒的功能,它只监视所有未经过我个人许可的程序连接网络。任何程序连接网络它都会通告并询问。比如安装完该软件“第一次”运行千年,它会提示你C:\ProgramFiles\1000y\Client.exe要连接网络,是否放行。它就是这样来防范的。

瑞星杀毒软件:以杀各种恶意病毒和木马为主,2004版专门提供游戏保护。

还原精灵:记录当前硬盘和系统信息。不管以后对硬盘和系统进行什么操作都能还原成初始模样。比如我们2003年11月1日对当前C硬盘和系统进行备份保存,2003年12月1日由于感染木马,对系统进行还原,还原后所有东西都会回到2003年11月1日备份是的样子。不论你在C盘上进行了什么操作,都会变回备份时的样子。这个软件就有一个缺点,会影响机器的启动速度。但不影响机器的运行。最近还有朋友反映新版本和某些游戏有冲突。

木马克星: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网络游戏玩家必备的东东。

十六进制编译器: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随便找一个用就行了。主要是对一些可疑程序进行扫描和检测。

以上各个软件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各大下载专业网站都可以找到,在这里小女子就不提供网址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木马病毒被成为特洛伊木马

Adware(广告软件)

一种广告显示软件,特别是指某些可能以一种用户想不到和不希望的方式或上下文主要用于潜在地传递广告内容的可执行应用软件。很多广告应用软件还具有跟踪功能,因此也可能被归类为跟踪技术。如果有些消费者反对这样的跟踪,不希望看到程序生成的广告,或者对程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感到失望,他们可能希望移除广告软件。另一方面,如果广告程序的出现可以降低得到某种想要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或者它们可以提供像对用户正在考虑或寻找的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或者补充的广告,对用户有用或者是用户想要的,有些用户可能希望保留特定的广告程序。(来源:反间谍软件联盟)

BOT病毒

BOT是机器人(Robot)的缩写,是被设计用于自动执行任务的一种程序。最初,bot是用于在UNIX环境中自动执行那些系统管理员要经常执行的无聊的任务。一些bot可以模拟人类对问题的反应,和用户自动地聊天。Bot也可以被恶意的用于远程攻击者控制受害的计算机。许多bot的实质就是这样,控制一台计算机与控制10万台计算机一样容易。Bot可以用于发送垃圾邮件,下载和存储非法文件,如某些类型的色情文学文件,或者使计算机加入对其他计算机的攻击。有种bot可以用作搜索受害计算机的硬盘驱动器,将机密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上的远程站点以窃取别人身份信息。感染bot病毒的计算机通常被称为靶标(drones)或者僵尸(zombies)。

BOTNET(僵尸网络病毒)

一个botnet是一组被相同的“命令与控制中心”控制的受bot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最近点对点(P2P)botnet已经被使用。这些botnet没有传统的命令与控制中心,而是全部都是同一支“军队”的一部分。

Hoaxes(恶作剧病毒)

Hoaxes通常是无聊恶作剧,使用连锁电子邮件的形式,而且还经常使用城市传说(Urban Legends)。计算机恶作剧病毒试图在收件人中造成恐惧、疑惑和怀疑(FUD),使他们相信他们的系统中有一种“无法侦测出来的病毒”(如果您可以删除它,那么它怎么能被侦测到呢?)。有些实际上就是要求收件人从他们的系统中删除文件的恶意内容。他们应该很简单地删除掉。发送它们给20个您的朋友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好运,也不是您知道任何有关您的计算机的安全性的方式。

Snopes(http://www.snopes.com/)是一个关于恶作剧病毒、城市传说和欺诈病毒(scam)的优秀资源。

http://www.virushoax.co.uk/ 网站Electronic Ephemera站点包含了许多一般恶作剧病毒的信息,以及关于欺诈病毒如代理费欺骗病毒(advanced fraud fee scams)的大量信息。美国能源部计算机事件处理顾问功能(Computer Incident Advisory Capability),请访问http://www.ciac.org/ciac/index.html。

Hoax Busters网站,http://hoaxbusters.ciac.org/HBHoaxCategories.htm。

Malware(恶意软件)

Malware代表有恶意目的的软件。类似Virus(病毒)、Trojan(特洛伊木马)、Worm(蠕虫)与Bot等术语都有特定的意义。Malware用于概括地描述任何恶意软件,不论其技术种类。

Payload病毒

例如盗窃数据、删除文件、重写磁盘、刷新BIOS等附加功能可能包含在蠕虫病毒或特洛伊木马中。注意,payload病毒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例如Form payload病毒是一种让键盘在每个月的某天产生点击噪音的病毒——除此以外,它没有任何损害。如果是特洛伊木马,它会有程序员希望达到的“秘密”功能。

Phishing(网络钓鱼攻击)

Phishing(与fishing发音一样)是一种社会工程攻击,试图骗取敏感的私人信息,如密码和/或信用卡详细资料。这通常是通过发送伪装成您信任的人或交易明显合法地要求获取您信息的电子邮件(或者类似通信手段)来完成的。最常见的钓鱼看起来好像来自于大众的主要街道银行,通常会威胁您,如果您不按照指示做的话,他们会中止服务或造成您不想要的结果。有时这种邮件看起来很真诚,而且包含可能原本来自于它模仿的来源的标识和内容。通常在邮件里会有一个带收件人到某个网站(同样可能看起来非常像合法站点)的链接,而这个站点就是用来获取想“钓”的资料。银行与如Ebay或者PayPal这样的合法公司决不会在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中要求获得您的用户名和密码,记住这点非常重要。同样值得记住的是,钓鱼邮件中的链接尽管可能看起来是合法的,但总是会在下面指向一个不同的站点。当您想进入您的网上银行或者其他在线服务时,请一定要打开一个新的浏览器会话窗口并在地址栏输入正确的网址。

Rootkit

Rootkit是一个或者多个设计用于暗自控制一台计算机的工具的集合。最初,rootkit出现于UNIX操作系统中(包括Linux),是使得攻击者能够获取和保持计算机上最高级别用户权限(在UNIX系统中这种用户被称之为“root”——因此rootkit得名)的一个或者多个工具的集合。在基于Windows的系统中,rootkit更多地与对用户隐藏程序或进程的工具相关。在安装以后,Windows中的rootkit可以使用操作系统中的功能隐藏自身,以免被侦测出来,并且经常被用于隐藏像键盘记录器之类的其他恶意程序。Rootkit的使用并不一定都是恶意的,但是它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不受欢迎的行为与恶意软件中。

Scams(欺诈病毒)

Scams与phishing(网络钓鱼攻击)十分相似,但是通常它们对获取您的详细资料并不感兴趣,它们更多地是利用同情心或者人类的贪婪。例如,几乎每次灾难(地震、洪水、战争、饥荒)都会产生大量的scams,经常是用以一种“值得尊敬的”理由请求慈善援助的方式出现。代理费欺骗(有时称为419欺骗)提供给您一个获得大量金钱的机会,大概是通过帮助欺诈者从一个国家转移出更大一笔钱(通常是像尼日利亚之类的一个非洲国家)。这些scams总是会要求您寄给欺诈者一些钱用于弥补“管理”成本(常常是几千美元)。有时,这些scams会导致被骗者不见了,这是因为被骗者旅行到另一个国家去见他们的“赠送者”时被谋杀或者绑架了。在不这么极端的案例里,很多人损失了成千上万的美元给这些骗子。下面是一些避免类似scams的小贴士:

合法的慈善机构通常只会给那些明确选择(决定参加)接收来自于该慈善机构邮件的人们发送请求呼吁邮件。未经请求的类似邮件几乎都是欺诈——特别是在一个灾难事件之后很快出现的邮件。

不要被表面所欺骗。电子邮件可能会通过复制一个合法机构的图形和语言来使得自身看起来合法。很多包括灾难受害者的悲惨故事。如果有疑问,直接到该机构的网站,找出通过那里捐赠的方法,并考虑到类似http://www.charity-navigator.org/的网站验证该慈善机构的合法性。

不要直接点击到链接: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可能会通向伪装一个真实机构的外观和感觉的“骗子”网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看起来好的都不真实了,这几乎都是骗局。

有关Scambusters,请看http://www.scambusters.org/Hoax%20Busters,Scams的Hoax Busters,请看http://hoaxbusters.ciac.org/HBScams.shtml。

Spyware(间谍软件)

Spyware这个术语被用于两种方式。

狭义上说,Spyware是指在没有适当的通知、同意许可或者用户控制的情况下安装的追踪软件。

跟踪经常通过报告信息(从浏览历史到信用卡或个人详细资料的一切信息)给第三方完成。有些间谍软件是作为另一个程序的一部分传送,但是有些是作为一个蠕虫的payload(载荷)或者通过利用浏览器弱点在后台静默安装程序的网站传送。也有许多伪装成反间谍软件程序但实际上自身就是间谍软件的程序。(http://www.spywarewarrior.org/上有流氓反间谍与反病毒程序的列表)

广义上说,Spyware被用作反间谍软件联盟称为“间谍软件和其他潜在冗余技术”的同义词。这可以包括一些种类的cookies、商业键盘记录器和其他跟踪技术。

威胁演化的非常快:这不再仅仅指病毒。间谍软件、特洛伊木马、蠕虫和网络钓鱼攻击都在上升。恶意软件的开发者正在积极地改进它们的代码,试图躲避安全防护。在这里您将找到各种资源,理解这些不断发展的威胁的本质,它们对您的业务的影响以及为什么预先主动防护是如此重要。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经常也被仅仅称为Trojan,是一种声称做一件事情而实际上做另外一件事情的程序。不是总是破坏性的或者恶意的,它们常常与侦测文件、重写硬盘驱动器之类的事情有关,或者被用于为攻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远程访问权限。经典的木马包括作为游戏文件传送的键盘记录器或者伪装成有用应用程序的文件删除者。木马可以用于多种目的,包括:

远程访问(有时称为远程访问工具或RAT’s或者后门)

键盘记录于盗取密码(大部分间谍软件属于此类)

Virus(病毒)

病毒是一种通过拷贝自身或者准确地说以一种改进的形式进入其他一段可执行代码中的程序。病毒可以使用很多类型的宿主,最常见的一些是:

可执行文件(例如您的计算机上的程序)

引导扇区(告诉您的计算机从那里找到用于“引导”或者开启的代码部分)

脚本文件(例如Windows脚本或者Visual Basic脚本)

宏文件(这种现在非常少见了,因为宏在例如微软Word程序中不会默认执行)

当一个病毒把自身嵌入了其他可执行代码中时,这就保证了当其他代码运行时它也运行,并且病毒会通过在每次运行的时候搜索其他“干净”宿主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毒会重写原始文件,有效地破坏它们,但是很多仅仅是简单地插入成为宿主程序的一部分,因此两者都能幸存。取决于它们的编码方式,病毒可以通过许多系统文件、网络共享文件、文档里和磁盘引导区里传播。尽管某些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但是这样并不能使它们成为病毒,并且事实上,大多数在电子邮件中传播的东西实际上是蠕虫。要成为一个病毒,这个代码只需要去复制,它不需要造成很多损害,或者甚至不需要广泛地传播(参看Payload)。

Worm(蠕虫)

在计算机术语中,蠕虫实际上是病毒的一个子类,但是它们有能力自身复制,不需要一个宿主文件。

简单的说,病毒感染宿主,如何扰乱系统。蠕虫常常利用面向网络的服务的弱点。这样的蠕虫能够在易受攻击的系统网络上快速传播,因为它们不需要任何用户的介入就能运行。不过,最常见类型的蠕虫都携带在电子邮件中(注意,并不是邮件被感染了,而是它们携带了蠕虫病毒文件,这一点很重要)。在邮件带有蠕虫病毒的情况下,邮件的收件人就是被利用的弱点,通常会有一个诱人的主题或信息。

通常从系统中清除蠕虫比清除病毒容易多了,因为它们并不感染文件。蠕虫经常试图把它们添加到启动文件中,后者修改注册表键值以确保它们在每次系统启动时被加载。此外,蠕虫并不一定要造成任何损害(参看Payload)。

中了木马病毒很严重该怎么办

老中木马要先找原因,木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系统漏洞,病毒木马入侵电脑的主要途径,黑客常用漏洞为木马创建后门盗取用户隐私。

2.文件捆绑,主要多发在运行了在不正归的下载网址上的软件,通过注入内存对计算机造成威胁。

3.文件伪装,一些木马文件冒充系统文件或者替换用户资料,长期潜伏,致使杀毒软件无法查杀,有机会就会出来新风作浪。

4.网页浏览传播,大多指钓鱼网站挂马网站,等浏览器缓冲完成后自动运行与内存窃取用户信息。

如果电脑经常中木马,那可能是系统存在漏洞,也可能是上网习惯造成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防范:

1.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

2.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3.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邮件。

4.经常更新病毒库。

5.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软件下载应该到知名正规的下载网站下载。

6.尽量使用正版软件,不轻信各种下载链接。

7.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系统。

8.启用杀软提供的自动防御功能,谨防不经意间中毒。

电脑中了木马病毒 急……

直接装个杀毒软件行么??最好进DOS杀。用用看看。不过记得先在 运行里输入msconfig 把启动项目里的这个给禁止。/这是杀毒绝技之完美版!

首先最好先用杀毒软件试试去下面的网站下载杀毒软件,如果不行在用绝招不迟(下载的杀毒软件要比正版的更新慢很多,所以推荐购买正版,如果想少花点钱可以买以前出的瑞星,因为无论是什么时候出的,只要是没有被盗版:就能升级到最新版本:注意千喜版以前的不行哦)

www.micropoint.com.cn这个是微点而且是免费的哦

http://www.sz1001.net

http://www.ovo.com.cn/

http://www.down2.com/

http://www.ynllw.com/

http://www.moyu.cn/

别忘了只可以装一个杀毒软件哦:否则会冲突的!

0,菜鸟必看,如果你找不到病毒文件那么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开始-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去掉: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上的勾,然后同样把: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上的勾去掉最后点确定OK什么文件都无所遁形了哈哈(玩转Windows 系统小软件大集合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soft/gj/sys/0603/772672.html),

1,问:rundll32这个进程是不是出现了两个就是中木马了?机子比以前慢了

,不一定很多流氓软件也用这个东东加载的,但是也不排除病毒伪装成软件的可能:rundll32本身不是病毒(瑞星的卡卡上网助手是对付流氓软件的利器可以免费下载http://www.rising.com.cn/)

2,用Windows优化大师之类的软件看看什么程序会在开机时启动(注意高级的病毒可以伪装成系统服务启动,所以服务也不可放过),如果有:一次点,开始-搜索-输入可疑进程的名字然后搜索,找到后先把内存中的病毒结束掉,方法是一次按键,Ctrl+Alt+Delete=任务管理器用它把进程结束然后删除文件

3,如果上面的方法不行则可能是由伪装成正常文件再由它释放病毒:所以有时候杀毒软件查不到但是病毒总是出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先不要马上删除病毒,用进程管理看什么进程在占用它,如果无法结束与病毒相关的进程就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选择列,在PID上打勾点确定,下面的方法是指DOS命令,点-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ntsd -c q -p PID”命令,就可以强行将指定PID的病毒进程杀死了。例如,发现某个病毒进程的PID为“444”,那么可以执行“ntsd -c q -p 444”命令

4,XP的无敌替换命令:用来对付同时加载多个进程无法删除的一个病毒或多个病毒,哎与上面的不同哦这个是针对文件的

比如:在C:\下建一个目录,c:\aaa

然后复制一首mp3到c:\aaa并命名为c:\aaa\a.mp3

然后再复制另一首歌到C:\a.mp3

然后用media player 播放c:\aaa\a.mp3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replace c:\a.mp3 c:\aaa

过一会,是不是播放的歌已变为另一首。

用这个命令来替换系统文件真是太爽了,并且XP的系统文件保护也对它无效。

再也不用到安全模式下去替换文件了

格式

REPLACE [drive1:][path1]filename [drive2:][path2] [/A] [/P] [/R] [/W]

REPLACE [drive1:][path1]filename [drive2:][path2] [/P] [/R] [/S] [/W]

[drive1:][path1]filename 指定源文件。

[drive2:][path2] 指定要替换文件的目录。

/A 把新文件加入目标目录。不能和/S 或 /U 命令行开关搭配使用。

/P 替换文件或加入源文件之前会先提示您进行确认。

/R 替换只读文件以及未受保护的文件。

/S 替换目标目录中所有子目录的文件。不能与 /A 命令选项 搭配使用。

/W 等您插入磁盘以后再运行。

/U 只会替换或更新比源文件日期早的文件。不能与 /A 命令行开关搭配使用

打开记事本-文件菜单-另存为-把文件类型改成所有文件,在文件名处输入与要被替换文件相同的名字,点保存在用上边的方法就行了。

5,(注意有的病毒为了对付手动杀毒会同时开两个进程,你关一个它就再开一个所以我们可以编辑一个批处理文件来对付它,

ntsd -c q -p 病毒进程名PID1

ntsd -c q -p 病毒进程名PID2;-----把这两段命令复制到一个文本文件保存为*.BAT双击就OK!)

6,若没有发现可疑进程则该病毒是*.DLL型嵌入式的病毒或木马,一般是svchost.exe 和 explorer.exe发生关联,用Windows进程管理(http://www.jpexe.com Windows进程管理 下载页)仔细看svchost.exe 和 explorer.exe加载的*.DLL,注意svchost.exe有很多是系统必须的只有对进程比较了解才能分出svchost.exe上加载的东东,杀explorer.exe和svchost.exe上加载的毒得先退出explorer.exe或svchost.exe然后删除病毒文件,如果杀毒后仍然不稳定说明系统被破坏只须修复安装就OK了

Windows XP 常见的进程列表

最基本的系统进程(也就是说,这些进程是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些进程,系统

就能正常运行)

smss.exe Session Manager

csrss.exe 子系统服务器进程

winlogon.exe 管理用户登录

services.exe 包含很多系统服务

lsass.exe 管理 IP 安全策略以及启动 ISAKMP/Oakley (IKE) 和 IP 安全驱动程序。

(系统服务)

产生会话密钥以及授予用于交互式客户/服务器验证的服务凭据(ticket)。(系统服务)

svchost.exe 包含很多系统服务

svchost.exe

SPOOLSV.EXE 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迟后打印。(系统服务)

explorer.exe 资源管理器

internat.exe 托盘区的拼音图标

附加的系统进程(这些进程不是必要的,你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服务管理器来增加或减

少)

mstask.exe 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系统服务)

regsvc.exe 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系统服务)

winmgmt.exe 提供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inetinfo.exe 通过 Internet 信息服务的管理单元提供 FTP 连接和管理。(系统服务)

tlntsvr.exe 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系统并且使用命令行运行控制台程序。(系统服务)

允许通过 Internet 信息服务的管理单元管理 Web 和 FTP 服务。(系统服务)

tftpd.exe 实现 TFTP Internet 标准。该标准不要求用户名和密码。远程安装服务

的一部分。(系统服务)

termsrv.exe 提供多会话环境允许客户端设备访问虚拟的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桌面会话以及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基于 Windows 的程序。(系统服务)

dns.exe 应答对域名系统(DNS)名称的查询和更新请求。(系统服务)

以下服务很少会用到,上面的服务都对安全有害,如果不是必要的应该关掉

tcpsvcs.exe 提供在 PXE 可远程启动客户计算机上远程安装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的能力。(系统服务)

支持以下 TCP/IP 服务:Character Generator, Daytime, Discard, Echo, 以及

Quote of the Day。(系统服务)

ismserv.exe 允许在 Windows Advanced Server 站点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系统服

务)

ups.exe 管理连接到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UPS)。(系统服务)

wins.exe 为注册和解析 NetBIOS 型名称的 TCP/IP 客户提供 NetBIOS 名称服务。

(系统服务)

llssrv.exe License Logging Service(system service)

ntfrs.exe 在多个服务器间维护文件目录内容的文件同步。(系统服务)

RsSub.exe 控制用来远程储存数据的媒体。(系统服务)

locator.exe 管理 RPC 名称服务数据库。(系统服务)

lserver.exe 注册客户端许可证。(系统服务)

dfssvc.exe 管理分布于局域网或广域网的逻辑卷。(系统服务)

clipsrv.exe 支持“剪贴簿查看器”,以便可以从远程剪贴簿查阅剪贴页面。(系统

服务)

msdtc.exe 并列事务,是分布于两个以上的数据库,消息队列,文件系统,或其

它事务保护资源管理器。(系统服务)

faxsvc.exe 帮助您发送和接收传真。(系统服务)

cisvc.exe Indexing Service(system service)

dmadmin.exe 磁盘管理请求的系统管理服务。(系统服务)

mnmsrvc.exe 允许有权限的用户使用 NetMeeting 远程访问 Windows 桌面。(系统服

务)

netdde.exe 提供动态数据交换 (DDE) 的网络传输和安全特性。(系统服务)

smlogsvc.exe 配置性能日志和警报。(系统服务)

rsvp.exe 为依赖质量服务(QoS)的程序和控制应用程序提供网络信号和本地通信控制

安装功能。(系统服务)

RsEng.exe 协调用来储存不常用数据的服务和管理工具。(系统服务)

RsFsa.exe 管理远程储存的文件的操作。(系统服务)

grovel.exe 扫描零备份存储(SIS)卷上的重复文件,并且将重复文件指向一个数据存

储点,以节省磁盘空间。(系统服务)

SCardSvr.exe 对插入在计算机智能卡阅读器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和访问控制。(系统

服务)

snmp.exe 包含代理程序可以监视网络设备的活动并且向网络控制台工作站汇报。(系

统服务)

snmptrap.exe 接收由本地或远程 SNMP 代理程序产生的陷阱消息,然后将消息传递

到运行在这台计算机上 SNMP 管理程序。(系统服务)

UtilMan.exe 从一个窗口中启动和配置辅助工具。(系统服务)

msiexec.exe 依据 .MSI 文件中包含的命令来安装、修复以及删除软件。(系统服务)

7,请注意:注册表中的相关信息最好也尽量弄干净,一般我是用(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注册表编辑器搜索病毒文件名把对应的东东删除:可别删错了哦。

最后我要学唐僧多说一句,有句话叫长治久安所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和病毒就象终结者中的未来战士和钢水关键是看谁捷足先登,

1补丁和一些必要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2尽量少用微软的软件因为漏洞太多,

3多用正版

4用广受好评的软件代替微软的软件比如,

腾讯TT=Internet Explorer

QQ=MSN

Foxmail=Outlook Express

Kmplayer=Windows Media Player

金山的WPS=Office

目前危害比较大的木马病毒有哪些?

NRD系列网游窃贼

类型:盗号木马

危害:通过各种木马下载器进入用户电脑,利用键盘钩子等技术盗取地下城与勇士、魔兽世界、传奇世界等多款热门网游的账号和密码信息,还能够对受害用户的电脑屏幕截图、窃取用户存储在电脑上的图片文档和文本文档,以此破解游戏密保卡,并在后台将这些敏感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器或邮箱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52509102

二、“犇牛”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牛年新春佳节爆发的“犇牛”堪称全年危害最大的恶意软件,它在全局劫持dll文件、感染多种类型压缩文件的基础上,综合了“熊猫烧香”在网页文件插入“网马”、局域网ARP攻击等传播手段,此外还有“磁碟机”式自动更新、“AV终结者”式强制关闭面板控件、“机器狗”式穿透还原卡的驱动技术、U盘木马的伪装和传播手段,并下载数十款盗号木马和广告程序进入受害用户电脑,堪称牛年破坏力最强、最邪恶的木马。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19995842

三、IE首页劫匪

类型:广告木马

危害:具有流氓性质的IE首页劫匪在2009年格外活跃,这类广告木马的数量、感染用户规模甚至已经迫近网游盗号木马,它们的行为也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就是强制修改IE浏览器的首页为指定的网站,并在电脑桌面上生成恶意的浏览器快捷方式。IE首页劫匪的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通过木马下载器侵入网民电脑,有的和不良网站提供的软件、视频等资源捆绑在一起,甚至还和大型游戏的安装文件捆绑,通过BT下载进行传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00160913

四、文件夹模仿者

类型:U盘木马

危害:这是一类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的木马程序,通常是由木马下载器创建的用于传播木马的功能组件,在打印店等频繁使用U盘的场所特别常见,受感染的学生用户群体也格外多。文件夹模仿者会将自己伪装成U盘中的文件夹,并把正常的文件夹设置为“隐藏”,从而欺骗用户点击,这样的话,即使用户禁止了U盘自动播放,文件夹模仿者仍然能运行起来,并且把它的母体木马下载器感染到电脑的其他磁盘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77719535

五、魔兽密保克星

类型:盗号木马

危害:这类盗号木马将自己伪装为游戏的运行程序,针对热门网游《魔兽世界》,魔兽密保克星会把真正的wow.exe改名后设置为隐藏文件,木马却堂而皇之的以wow.exe的名称摆在玩家面前。如果玩家不加注意运行了木马,即使账号绑定了密码保护卡,游戏角色仍然会被盗取。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73583440次

六、Gh0st肉鸡程序

类型:远程控制木马

危害:在2009年,Gh0st取代灰鸽子成为“肉鸡”控制最主流的黑客工具。由于该木马已经开源,各种修改版和变种更是层出不穷。和灰鸽子类似,Gh0st同样能监视受害用户的电脑屏幕、记录键盘操作、随意查看和盗取中招用户的资料,甚至自动开启用户电脑上的摄像头进行偷拍。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52150554次

七、“母马”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2009年1月出现的“母马”下载器采取“机器狗”式的穿透还原技术,感染系统文件实现自启动,可以穿透冰点、影子等系统还原软件,并具备更强的自我更新和变异能力:即便运行同一个“母马”样本,它所感染的系统文件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感染方式和特征也随之变化。更特别的是,“母马”善于自动繁殖数千个子木马,将主进程文件藏身在其中,以此逃避安全软件的追杀,进而下载大量盗号木马及风险程序。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24550339

八、QQ消息木马插件

类型:诈骗程序

危害:这类诈骗程序高发于2009年前半年,通常借挂马、木马下载器等方式侵入网民电脑。它会把桌面右下角真正的QQ图标隐藏起来,再将自己伪造为不断闪烁提示的QQ消息,当受害用户点开消息后便弹窗推广中奖消息类的钓鱼网站,从而以保证金、手续费等名义诈骗受害用户钱财。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20287859

九、“山寨熊猫”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山寨熊猫”从行为特征上最接近于当年肆虐一时的“熊猫烧香”,它会全盘感染exe类型可执行文件,对受害用户的电脑系统杀伤力极强,一旦运行起来就会占用大量CPU资源,甚至有可能导致电脑系统瘫痪死机。一些杀毒厂商也将“山寨熊猫”命名为“宝马下载器”。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8201728

十、“执照凶手”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2009年底危害最大的木马。它首次采用了真实的数字签名实现“免杀”,能突破几乎所有杀毒软件的防护,同时通过感染QQ和迅雷等常用软件实现强行二次启动,因而具备空前的“免杀”能力和超强的隐蔽生存能力。单纯以查杀量计算,“执照凶手”并不能进入年度十大木马排行榜,但木马用上真实有效的数字签名,无疑是为安全行业敲响了警钟,甚至比犇牛、母马等顽固木马更值得人们警惕。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375166

木马病毒

有木马病毒程序,建议您可以安装腾讯电脑管家杀毒软件,全面的查杀病毒木马程序。。您只需要点击电脑管家的“杀毒”选项卡,根据需要的扫描方式点击扫描按钮即可开始杀毒。全盘查杀,电脑管家将对您系统中的每一个文件进行一遍彻底检查。花费的时间由您硬盘的大小以及文件的多少决定,硬盘越大扫描的时间越多。勾选了所有病毒,您只需要点击“立即处理”,即可轻松清除所有的病毒。有些木马需要重启计算机才能彻底清除,我们建议您立即重启,以尽快消除病毒对您系统的危害

希望可以帮到您了

  • 评论列表:
  •  边侣方且
     发布于 2022-07-10 22:54:22  回复该评论
  • 并且将重复文件指向一个数据存 储点,以节省磁盘空间。(系统服务) SCardSvr.exe 对插入在计算机智能卡阅读器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和访问控制。(系统 服务) snmp.exe 包含代理程序可以监视网络设备的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