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试图根据十几位用户专家的演讲打乱分类,分为以下八个云定义。由于部分用户是政府行业部门信息应用的相关领导,不方便披露其名称和单位。
A类用户说:我们的系统被命名
A用户愤怒地说,20多年前政府行业部门有云计算,只是不叫云计算,使用公共云不适合政府行业部门,制造商现在说云计算,只是在我们已经使用成熟的系统,让我们支付新的服务设备,垂直应用到所谓的资源平衡,我们的资源本身没有冗余,是平衡的;
B类用户说:我对云计算的理解有一个过程
有两个用户在演讲中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对云计算的理解有一个过程,一年前和A类用户也有同样的感觉,现在发现云计算资源池的概念和应用,可以在新业务中使用,此外,一些非关键业务、临时业务(如出勤、招聘等),写多读、并发门户访问、逻辑相对简单的应用程序外包给公共云,节省私有云使用成本和资源也可以考虑,甚至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
C类用户说:云计算有三步论
C一些大用户认为云计算应该是虚拟化的1.0过渡虚拟化2.0,此外,在云计算中,虚拟化后的数据转移是最容易的。他建议在云计算过程中添加一个过程,即动态符合性检查。用户认为他是虚拟化的2.O为此,他们还专门为过渡开发了工具。
D类用户认为云计算符合6个条件
D类用户本身就是IT制造商,虚拟化只是云计算的手段之一,必须满足共享、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快速释放资源、自助应用和弹性扩展六个条件;
E类用户认为,有多少制造商有多少云定义
IBM、HP等厂商的云定义只是在机房里,赛铁克等云计算在安全层面,思科、、华为定义的云计算在网络层面,微软等在软件层面,这都不是用户所要的全部,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业要不要上云计算,那部分可以上云计算;
F、G类用户竞争云是大是小还是小?
F类用户认为云计算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大系统分为小系统加分布武计算,实现计算能力的快速配置,G类用户认为,云计算是将原有垂直应用变成集中式资源池中提取所需资源,但这样做的成本、时间成本、软件迁移成本厂商不会承担;
H类用户说云计算的结局是当前的网格计算
H类用户认为,云计算的弹性、共享、快速配置、资源池提取等优点不是5、6年前的网格计算,不是10年前的等位计算吗?(P2p计算)他们现在在哪里?除了科学计算,谁在用?10年后可能不会用10年,5年后的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结束,安全***吧;
I用户说云计算减少了61个计算中心
这个I就是英特尔,会上了解到英特本身的虚拟化率已经达到42%,全球156个数据中心已经减少到95个,节省了上千个服务器。他们的虚拟化原则是:
1、三层平衡资源,包括私有云和公共云的应用平衡、前台和后台资源的平衡和安全平衡。
2、调节计算资源,从而降低cpu、内存、I/0功耗。
3、建议优先考虑多内存道***内存通道。
4、尽量使用集成显卡,使整机续航能力延长一个半小时。
5、关键业务不虚拟,关键应用集群,业务升级快结束时再虚拟。
6、通过自动化相关容量管理,在容量资源快速耗尽时安排就近资源。
结论
不要为了云计算的所有新概念的技术元素,以满足云计算的需求和行业特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