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和增长。美国政府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发展。可以说,美国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正在全世界关注和学习。近年来,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网络诚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给政府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客观冷静地研究美国政府的互联网安全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它是中国互联网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国家战略显雄心
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的互联网安全管理已经纳入了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发布了《保护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技术框架》(IATF)、国家安全战略。
“9·11”该事件是布什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安全事件,也促使信息安全战略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战略。在布什任职期间,美国发布了《信息时代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和《网络空间国家战略》,并成立了总统国家安全顾问。
奥巴马开始推进网络安全评估,开始制定新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2009年5月发布了网络安全评估,6月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2010年2月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网络安全法,总统“宣布网络安全的紧急状态”允许的权力“关闭或限制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重要信息网络”。今年4月15日,美国发布了《国家可信网络空间身份识别战略》(正式稿)——报告网络世界的繁荣、安全和开放。此后,美国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已经实现***的高度。
互联网安全管理在中国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实验的阶段,战术工作较多,战略工作较少。相比之下,美国政府最近在互联网和互联网安全治理方面的工作水平高、实力强、前瞻性强。特别是奥巴马政府今年发布的两份战略报告充分展示了美国对互联网安全的态度和战略抱负。
反思 有参考
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非常复杂、难以解决的原因主要是在网络空间中难以区分真假。当每个人都可以匿名而不受约束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混乱。当各种在线和离线的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和扩大时,它们将导致管理失控。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主要采取的预防、密封、阻塞策略和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甚至导致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带来了安全管理成本的急剧上升,而且有时还要付出牺牲发展的代价。
因此,借鉴与参考美国的互联网安全管理经验,我国的互联网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尽快建立前瞻性的国家互联网安全战略。制定国家互联网安全战略,可以理顺我国当前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解决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的困惑,解决互联网安全管理的诸多瓶颈,团结全国网民,建立国家互联网安全意志。
——以物联网发展为契机推动国家可信标识生态系统建设。以物联网发展为契机,推动国家层面的可信标识生态系统建设,以标识身份认证技术为基础,建立安全、可信、可控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网安全环境,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途径。
——探索建立更有效、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互联网安全管理结构。努力建立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预测和预警手段和机制,提前发现,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科学的控制手段造成的新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和事件。
包容性不仅体现在监管机构与网络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共同管理的各部门之间。根据不同时期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充分分享手段、工具和信息,相互学习,建立更高效、更协调的控制机制。
【编辑推荐】